回到琼华殿,屏退了左右,只留下青黛在身边伺候。赵灵溪摘下那顶轻薄的面纱,露出一张清丽绝伦却略显清冷的容颜。她并未立刻更衣休息,而是走到窗边,望着窗外宫墙内四方天的暮色,脑海中却反复回放着白日流觞园水榭中的那一幕幕。
那首荒诞不羁的打油诗……
那番“炸鸡赔罪”的惊人之语……
那个关于“风骨为谁”的尖锐质问……
还有最后,那“病发”离场时,看似狼狈却总觉透着几分刻意与狡黠的背影……
这一切,如同碎片,在她心中拼凑出一个极其矛盾、难以定义的形象。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“纨绔”或“草包”所能概括。他那看似胡闹的行为背后,似乎总藏着点别的什么东西,一种……不愿随波逐流的别扭,一种用荒唐掩饰真实的刻意?
“青黛。”赵灵溪忽然开口,声音清越,打破了殿内的宁静。
“奴婢在。”青黛连忙应道。
“你去……”赵灵溪沉吟片刻,吩咐道,“找两个机灵稳妥的人,不必惊动旁人,仔细去查查那位永嘉侯世子,林澈。不必只盯着今日诗会,将他近几个月来的大小举动,只要能查到的,都报予本宫知晓。”
她的语气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。这已不仅仅是出于一时好奇,而是一种基于敏锐直觉的、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。
青黛心中微凛,公主殿下对一个外男如此关注,可是极为少见的事情。但她不敢多问,立刻躬身领命:“是,殿下,奴婢这就去安排。”
宫中的力量,悄无声息地运作起来。他们避开了官面上的渠道,通过一些不起眼的宫人、与市井有所牵连的内侍,如同织就一张细密的网,开始搜集关于林澈的一切信息。
几日之后,几份内容详实、条理清晰的报告,便摆在了赵灵溪的案头。
她屏息凝神,一份份翻阅下去。
报告里,不再仅仅是“不学无术”、“纨绔败家”这些陈旧标签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连串让她都感到有些眼花缭乱的信息:
**关于“焕颜阁”与“惊鸿商会”:**
报告详细描述了“玉颜斋”钱万贯的倒台,以及林澈如何以极低价格接手其全部产业,迅速整合资源,成立“惊鸿商会”,制定严格质量标准,将“焕颜阁”打造成京城胭脂水粉行业的新标杆。报告中甚至提到了他那套应对顾客询问时,关于“黎明晨露、少女研磨”的离谱说辞。
**关于“酥香记”:**
报告生动记录了这家新开小吃铺的火爆景象,那排队的长龙,诱人的香气,以及林澈亲自参与研发、改良配方的过程。报告还提及了他对手下工匠和伙计采用的、闻所未闻的“绩效”管理和“奖金”制度。
**关于诗会细节的补充:**
除了她亲眼所见的,报告还补充了一些细节,比如林澈入场时旁若无人的哈欠,面对张文才挑衅时“手抖握不住笔”的精彩表演,以及他与林墨堂之间那看似恭敬、实则机锋暗藏的对话。
**关于侯府内的动态: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