酥香记”的火爆,加上“焕颜阁”的稳如老狗,让林澈的小金库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膨胀起来。他现在每天最大的烦恼(如果这能算烦恼的话),就是来福苦着脸向他汇报,库房又需要加固了,或者钱庄的掌柜亲自上门,委婉地表示希望侯府能多在他们那里存点款,利息好商量。
“妈的,钱多到没地方放,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啊!”林澈翘着二郎腿,坐在书房里,听着来福的“甜蜜”汇报,脸上那嘚瑟劲儿藏都藏不住。
他现在手里握着两条截然不同,却又相辅相成的稳定财源:
“焕颜阁”走高端精品路线,赚的是女人和体面人的钱,利润率高,客单价高,是面子,是品牌。
“酥香记”走大众快餐路线,赚的是普罗大众的钱,薄利多销,现金流极其充沛,是里子,是根基。
这两条线,一个在上,一个在下,一个精致,一个粗放,却意外地形成了完美的互补。甚至偶尔还有“焕颜阁”的顾客,被对面炸鸡的香味勾得受不了,让丫鬟过去买两块,一边优雅地试胭脂,一边偷偷啃鸡排的奇妙景象。
“嘿嘿,老子这商业布局,简直就是神来之笔!”林澈摸着下巴,对自己当初的决定佩服得五体投地,“这就叫……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!”
钱是赚得爽了,但林澈这厮,从来就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主儿。他那颗被金钱和成功刺激得异常活跃的大脑,又开始不安分地蠢蠢欲动起来。
“光有胭脂和炸鸡,格局还是小了啊……”他盯着墙上那幅被他涂画得密密麻麻的疆域图,眼神逐渐变得幽深,里面闪烁的不再是单纯的赚钱欲望,而是一种更庞大、更难以捉摸的……野心。
“这俩玩意儿,说到底还是‘实体零售’,是终端消费。”他习惯性地用起了前世的商业术语,虽然在这个时代显得不伦不类,“要想真正形成帝国,得往上游和更基础的领域渗透!得把命脉抓在自己手里!”
他的思维开始如同脱缰的野狗,在未知的领域里疯狂撒欢:
“物流!对!物流是关键!”他一拍大腿,“老子现在‘酥香记’要开分店,‘焕颜阁’的原料要运输,以后买卖做大了,货物往来更频繁!总不能一直靠别人家的车马行吧?又贵又不保险!老子得有自己的运输队!不,是物流网络!买马车!雇人手!建立仓库和转运点!以后不仅要运自己的货,还能接别人的单子赚钱!让全京城的马车,有一半都得听老子调度!”
想到这里,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,打着“林氏速运”的旗号,穿梭在京城乃至全国的各条官道上。
“还有信息!”他的眼神更亮了,“这年头,信息传递太他妈慢了!做什么生意都跟瞎子摸象似的!老子得有自己的情报网络!不光是商业情报,还有……朝堂动向,市井流言,边关军报……呃,后面这个好像有点敏感,但多知道点总没坏处!培养一批机灵点的,散到各处,茶馆酒肆,衙门附近,甚至……勾栏瓦舍?对!那种地方消息最灵通!把听到的、看到的,都汇总起来!这就是老子的‘大数据’!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生意的蠢货强一万倍!”
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隐形的信息网络,如同蜘蛛网般以他为中心,悄无声息地覆盖出去。
这思维一发散,就有点收不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