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在造大明 > 第331章 金矿诱惑 黑龙江畔

第331章 金矿诱惑 黑龙江畔(2 / 2)

“老臣遵旨!格物院上下,必竭尽所能,攻坚克难!”宋应星仿佛年轻了十岁,已然在构思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北方严酷环境结合。

“沈廷扬!”

“草民在!”沈廷朗声应道。

“你的海商船队,暂时减少南洋航线运力,抽调十艘以上坚固耐寒、吃水较浅的福船、广船,组成北运船队。立即开始囤积粮食、布匹、盐铁、药材、工具,特别是防寒物资。同时,在天津、登州等地,招募熟悉北方水道、敢于冒险的船工水手,还有……那些在关内活不下去、愿意去北疆搏一条生路的流民、罪徒!告诉他们,朝廷在北疆开金矿,需要人手,去了,管饱饭,有工钱,干得好,不仅能赎罪,还能分田地、立户籍!你负责将他们安全运抵辽东,后续陆路转运,由李若琏的人接手。此事,要快,要隐秘,明白吗?”

沈廷扬心领神会,这是要将商业运输与国家战略、移民实边完美结合,他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!草民明白!定将此事办得妥帖,绝不让一粒粮食、一个人误期!”

朱由检走到窗前,推开一丝缝隙,凛冽的寒风瞬间涌入,吹动他额前的几缕发丝。他望着窗外依旧昏暗的天空,以及远处巍峨宫墙的轮廓,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仿佛在对整个帝国宣告:

“黑龙江西麓,乃我大明故土,太祖、成祖时便纳入版图。地下的黄金,是上天赐予我大明复兴的资粮,岂容他人觊觎?无论是流窜的蒙兀残部,还是不知死活的罗刹野人,谁敢伸手,就给朕剁了谁的爪子!”

他猛地关上窗,转身,目光如电,扫过三位臣子:“此役,关乎国运,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朕不仅要那里的金子,更要在黑龙江畔,牢牢钉下一颗钉子,将广袤北疆,彻底变成我大明稳固的后花园!让后世子孙,再也不用为北方边患忧心!”

“臣等(草民)遵旨!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三人齐声应诺,声音在温暖的东暖阁内回荡,与炭火盆中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交织在一起,仿佛一曲帝国扩张的前奏。

李若琏率先告退,身影如猎豹般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,去布置那张无形的侦查大网。

宋应星也匆匆离去,边走边掏出随身的小本子和炭笔,已经开始记录灵感,口中念念有词,满是技术术语。

沈廷扬最后离开,他走到殿门口,又回头望了一眼伫立在地图前的皇帝背影。只见年轻的皇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广袤的、标注着无数未知的北方疆域,眼神炽热而坚定。

沈廷扬心中暗自凛然:“陛下这是……不仅要挖金,更要借此机会,将势力彻底推向那万里林海啊。这盘棋,越下越大了。”他不敢怠慢,加快脚步,准备去调动他那庞大的商业帝国力量,为这北疆大计服务。

暖阁内,朱由检独自一人,手指再次抚过地图上黑龙江的曲线。他知道,发现金矿是一个契机,一个将国家力量强力介入这片空白区域的绝佳理由。黄金的诱惑,足以驱动人力、物力向北倾泻,从而实现对北疆的真正有效控制,并为未来可能与沙俄的冲突打下坚实基础。

“资源、土地、战略纵深……一样都不能少。”他低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,“大明的獠牙,才刚刚露出锋芒。黑龙江,只是开始。”

殿外,天色渐明,一缕晨曦艰难地穿透浓厚的云层,照亮了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,也仿佛预示着一个帝国向北扩张的黄金时代,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。

然而,就在这充满希望与野心的清晨,一份来自通政司的密报,由方正化悄无声息地呈送到了御案上。朱由检打开一看,眉头微蹙。密报提及,就在朝廷紧锣密鼓筹备北疆金矿事宜的同时,江南几位致仕的阁老,近日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别业中频繁聚会,席间多有对朝廷“好大喜功”、“与民争利”(指清查田亩、鼓励工商)的微词,尤其对近期即将推行的科举改制,反应尤为激烈。其中,已还乡的礼部尚书温体仁,虽未直接出席,但其门生故旧在其中异常活跃。

朱由检将密报轻轻放下,指尖在温体仁的名字上点了点,眼神深邃。

“北疆的黄金要取,这朝堂之上的‘顽石’……也该找个时候,好好敲打敲打了。”他喃喃自语,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,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决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