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在造大明 > 第306章 海枭抉择

第306章 海枭抉择(2 / 2)

他将利弊得失,尤其是拒绝可能面临的朝廷军事压力和合作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,清晰地摆在众人面前。

“大哥,你怎么看?”坐在左下首的郑鸿逵(郑芝龙之弟)沉声问道。他相比其兄,更多了几分书卷气,但眼神同样精明。

郑芝龙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看向众人:“今日便是要听听各位兄弟的高见。畅所欲言,不必顾忌。”

堂内再次陷入激烈的讨论。

主战派以郑鸿逵和部分年轻气盛的头领为代表:“大哥,此乃天赐良机!我郑家虽雄踞海上,然终非正朔。若能借此机会获得朝廷正式册封,名正言顺地掌控东南海权,则进可依托朝廷之力,扫平南洋诸夷,垄断东西贸易;退可据守台员、福建,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海上藩屏。至于朝廷过河拆桥?只要我们手握强大水师,控制贸易命脉,朝廷便不敢轻举妄动!这比现在这样不上不下,既要防官军又要防西夷强得多!”

主和派(实为谨慎派)则以几位老成持重的头领和账房主事为主:“大当家,朝廷之心,深不可测啊。眼下用得到我们,自然好话说尽。一旦荷兰人被赶走,朝廷水师壮大,焉知不会卸磨杀驴?当年汪直、徐海之鉴,不可不防!不如暂且虚与委蛇,观望形势,待朝廷与荷兰人两败俱伤,再坐收渔利。”

还有中间派担心道:“打荷兰人不是易事,他们的夹板船和红夷大炮不是吃素的。就算打赢了,咱们的损失肯定也不小。这笔买卖,到底划不划算?”

争论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,各种意见交锋,忠义堂内仿佛成了一个微缩的朝堂。

郑芝龙始终耐心听着,不置可否。直到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,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时,他才缓缓站起身。

“诸位兄弟的意思,我都明白了。”他走到巨大的海图前,手指重重地点在台湾岛的位置,然后划过南海,直至马六甲。

“风险,确实有。朝廷的诚意,也需要时间验证。”郑芝龙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,“但是,兄弟们,你们有没有想过,我们郑家的未来,难道就永远困在这东南一隅,做一个不被承认的海上大王吗?”

他转过身,目光如电:“如今这位崇祯皇帝,非同一般。他敢对拥兵自重的辽东将门下手,敢对盘踞朝堂的阉党挥刀,现在又要对海外的红毛夷亮剑!这说明什么?说明他有魄力,有手段,更有野心!他想要的,是一个真正强大、疆域万里的大明!”

“跟着这样的皇帝,虽然要受约束,但同样有建功立业、封妻荫子、甚至名留青史的机会!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现状,固步自封,那么迟早有一天,要么被更强的西洋人吞掉,要么被朝廷视为心腹大患剿灭!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击,抓住这次机会,将我们郑家的利益,与朝廷的国策捆绑在一起!”

他走回主位,双手撑在案上,身体前倾,散发出不容置疑的权威:“我意已决!”

堂内瞬间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。

“接受朝廷的招揽,全力备战,收复台员!”郑芝龙一字一顿地说道,每一个字都像是钉入木板的钉子,“但这合作,要有我们郑家的章法!”

“第一,谈判要由我们的人去谈,沈廷扬可以,但最终条款必须对我们有利,福建水师的实权,台员乃至南洋的贸易特权,必须牢牢抓在我们手里!”

“第二,战时的指挥权可以协商,但我们的船队必须保持独立建制,朝廷的监军可以派,但不能干涉具体作战。”

“第三,战后,台员可以设府,但驻军、税收、移民开发,我郑家要有主导权!”

他环视众人,语气放缓,却带着更深沉的意味:“这不是向朝廷投降,这是一场……合作,一场博弈。我们要让朝廷看到,留着我们郑家,比除掉我们,对大明更有利!我们要做的,不是朝廷的鹰犬,而是帝国开拓海洋的……合伙人!”

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,既展现了决断,又留下了充分的运作空间,既考虑了风险,又指明了巨大的机遇。堂下众人,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的,此刻都被郑芝龙的魄力和深谋远虑所折服。

“谨遵大当家(大哥)号令!”以郑鸿逵为首,众人齐声应诺,声震屋瓦。

郑芝龙满意地点点头,眼中闪过一抹枭雄特有的光芒。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郑家的命运,将与大明的国运更紧密地纠缠在一起,驶向一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广阔深蓝。

他望向北方,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,看到紫禁城中那位年轻的皇帝。

“崇祯皇帝,就让我郑芝龙,来看看你的棋局,究竟能下到多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