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在造大明 > 第285章 分兵劫掠 民心可用

第285章 分兵劫掠 民心可用(2 / 2)

“放箭!射死这些南蛮泥腿子!”甲喇额真有些意外,但更多的是被挑衅的愤怒,下令骑射攻击。

零星的箭矢射向村口,造成了一些混乱和几声惨叫。但乡勇们也在一名老猎户的指挥下,用猎弓和火铳进行了微弱的还击。一支猎弓射出的箭,甚至侥幸射中了一名后金骑兵的马腿,战马吃痛嘶鸣,将背上的骑士掀落在地。

这微不足道的抵抗,却极大地迟滞了后金骑兵冲入村庄的速度。

“他阿姆的!这些两脚羊竟敢反抗!”甲喇额真暴怒,正准备下令强攻。

就在这时,庄外道路上烟尘扬起,一小队约二十人的明军骑兵疾驰而来!他们并非京营新军,而是来自附近卫所的普通夜不收和骑兵,装备简陋,但领队的年轻总旗官却毫无惧色,看到村庄遇袭,毫不犹豫地大喝:“弟兄们!缠住他们!给乡亲们撤退争取时间!杀!”

这二十余人竟悍不畏死地向着人数十倍于己的后金骑兵发起了冲锋!他们远远地便用三眼铳和手铳进行了一轮齐射,虽然战果寥寥,却成功吸引了后金兵的注意力。

“分出一队人,去宰了那些明狗!”甲喇额真不得不分兵应对。

趁此机会,张家庄的大部分百姓终于撤入了后山土堡,紧闭堡门。乡勇们也且战且退,向后山转移。

后金兵虽然最终驱散了那队明军骑兵(那名总旗官身负重伤,被部下拼死救走),并攻入了村庄,但收获却大为减少。村子里值钱的东西和大部分粮食都被带走了,只剩下一些搬不动的粗重家具和没来得及带走的鸡鸭。气急败坏的后金兵放火烧毁了房屋,浓烟滚滚冲天。

类似的场景,在京畿大地上多处上演。

在通州附近的一个镇子,当地商户在官府组织下,甚至自发筹资购买了十几罐“猛火油”(石油粗炼物),埋伏于镇外必经之路的沟渠中。当一支后金劫掠小队经过时,引燃火油,顿时烧成一片火海,虽然没能造成太大伤亡,却成功吓退了敌军,保住了镇子。

在香河县,一支百余人的后金骑兵试图强征民船渡河,却遭到对岸村庄数百名乡勇的集中箭射和土炮轰击,虽然乡勇的武器粗劣,准头也差,但那密集的声势和拼死抵抗的决心,让后金兵误以为对岸有明军大队,最终不得不放弃渡河。

……

消息如同雪片般传回蓟州城和京师。

孙元化看着各地送来的战报(虽然多是描述小规模冲突和袭扰),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。他对着身旁的杨御蕃感叹道:“杨将军,看见了吗?这才是陛下新政最坚实的根基!百姓并非天生懦弱,过去畏敌如虎,乃因朝廷无能,保境安民不力,使他们看不到希望,只能任人宰割。如今陛下励精图治,清丈田亩、减轻赋税、推广新粮、整顿吏治…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看到了希望,他们便愿意为了守护这份希望而拼命!这遍地烽火,处处抵抗,皇太极每前进一步,都要付出血的代价,他掳掠到的那点物资,恐怕还不够弥补其损失和消耗!”

杨御蕃重重点头,他身为将领,更能体会这种“民心可用”带来的战略优势:“孙军门所言极是!建虏以往入寇,如入无人之境,百姓只能引颈就戮。如今却好似陷入了泥潭沼泽,每一步都艰难无比!末将已加派多股精锐小队,主动出击,专门伏击其小股散兵和运粮队!”

而在紫禁城中,朱由检看着李若琏汇总来的情报,心中亦是感慨万千。他来自后世,深知“人民战争”的伟力。他之所以不惜触动利益集团也要推行那些惠民新政,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财政和粮食问题,更深远的布局,便在于此——将大明的统治根基,从少数士绅官僚,真正深入到亿万黎民百姓之中。当每一个村庄都变成刺猬,当每一个百姓都心向朝廷,任何外来入侵者,都将陷入灭顶之灾。

“皇太极,”朱由检望向东北方向,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,看到了那位同样雄才大略的对手正在军帐中焦头烂额,“你的骑兵或许天下无敌,但朕拥有的,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不愿再做奴隶的人!科技的代差,或许能赢得一场战斗;但人心的向背,终将决定整个战争的结局!”

“传旨,重赏张家庄、通州、香河等处有功乡勇及官军!将其事迹刊载于邸报,传谕天下!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,保卫家园,人人有责;凡杀虏立功者,朕不吝封赏!”

皇帝的嘉奖和邸报的宣扬,以更快的速度反馈回地方,进一步激励了京畿军民的抗敌热情。皇太极的分兵劫掠战术,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目标,反而像是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,整个京畿地区,从过去任人宰割的肥肉,变成了一块处处铁刺、啃不动咽不下的硬骨头!

战争的主动权,正在悄然易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