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自今日始,革除前朝弊政,倡行务实之风!朝廷取士,兼重实学;考核官吏,必核功绩!理财用以足国,整军务在强兵…蠲免逋赋,以苏民困;清查田亩,以均负担…鼓励工商,畅通海贸;兴修水利,推广新种…凡此诸端,皆为国本,尔诸臣工,宜体朕心,共图新政,俾四海乂安,兆民康乐…”
一道道前所未有的新政方向,如同重磅炸弹,投入死水般的朝局。跪着的百官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。重视实学?清查田亩?鼓励工商?这些话语背后的含义,足以让整个帝国的既得利益阶层感到颤栗,也让那些心怀抱负却郁郁不得志者看到了微光。
诏书最后,以强有力的誓言作结:
“…朕虽凉德,敢不宵旰焦劳,勉循厥职?尔文武群臣,亦当洗心涤虑,共襄治理。倘有仍蹈故辙,徇私废公,国法俱在,决不姑息!布告遐迩,咸使闻知!”
“钦此——!”
诏书宣读完毕,余音在广场上空袅袅未绝。
短暂的极致寂静后,更加汹涌澎湃的声浪再次爆发出来,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,冲霄而起:
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“陛下圣明!”
“臣等谨遵圣谕!愿陛下万岁,大明江山永固!”
朱由检——如今已是崇祯皇帝——立于至高之处,目光透过晃动的玉旒,缓缓扫过下方激动、惶恐、兴奋、惊疑等神色交织的众生相。他看到了徐光启等人眼中的热泪与希望,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群中某些一闪而过的阴霾与计算(或许就包括那位礼部侍郎温体仁)。
他微微抬起双手,做了一个虚扶的动作。庞大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目光都聚焦于他一身。
他的声音透过玉旒传出,清朗、平稳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和决断力,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,仿佛不是依靠音量,而是直接敲击在心神之上:
“众卿平身。”
“朕,已听见你们的声音。”
“朕,更愿看见你们的作为。”
“新政维艰,国事蜩螗——”
他稍作停顿,目光如电,扫视全场,
“——朕,将与诸卿,同行此路。”
没有更多的许诺,没有虚浮的言辞,只有简短的宣告和沉甸甸的责任。
言罢,他不再看众人的反应,毅然转身,走向那盘踞于大殿深处、在无数烛火映照下金光璀璨的龙椅。
每一步,都似有千钧之重,又似无比坚定。
当他最终拂袖,端坐于那宽大冰冷的龙椅之上时,初升的朝阳恰好完全跃出东方的地平线,万丈金光瞬间泼洒过紫禁城的重重琉璃瓦顶,穿透皇极殿洞开的殿门,将御座、以及御座上的年轻皇帝,完全笼罩在一片辉煌夺目、令人不敢直视的光明之中。
“吾皇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山呼之声再次响彻云霄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和持久。
钟鼓齐鸣,响彻寰宇。
崇祯元年,开始了,也许历史会有不一样的路出现,或许 ̄^ ̄゜汉家会是一个高贵的词出现在其它国家中,以汉为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