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在造大明 > 第37章 焦炭炼铁的规模化

第37章 焦炭炼铁的规模化(1 / 2)

西山皇庄深处,被巧妙改造的“工坊区”热气蒸腾,与京城里肃杀压抑的厂卫阴云仿佛是两个世界。方正化带着一身从京城沾染的寒意匆匆赶回时,正看到自家殿下裹着件半旧的皮裘,像个监工头子似的,蹲在新建的三座高炉旁,和宋应星以及几个核心工匠头子指指点点。

炉火熊熊,将冬日的寒气驱散殆尽,空气里弥漫着焦炭燃烧特有的、略带硫磺和金属气息的灼热味道,还有铁水未出时那种沉甸甸的期待感。方正化刚靠近,就觉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,额角瞬间就沁出了细汗。

“殿下,您要的‘死亡凝视’,李总旗那边已经安排下去了。”方正化凑到朱由检耳边,低声汇报,顺便把李若琏那边执行过程的细节,尤其是黑塔和鹞子那“欲语还休”的精彩表演,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。

朱由检听得嘴角直往上翘,尤其是想象到洪承畴那张煞白的脸和晕开的墨迹,差点没笑出声。他拍了拍方正化的肩膀,眼睛却还盯着炉膛里跳跃的橙红色火焰:“干得不错!回头记得把‘信王醉’和玻璃镜给黑塔他们送去,演员工资不能拖欠。” 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让李若琏盯紧点,看那条‘小鱼’下一步怎么游。工部那边,也留个心眼,别让真番子搅了局。”

“奴婢明白。”方正化应道,随即也把注意力转向了眼前这三座如同沉默巨兽般的土高炉,“殿下,这新炉…看着比之前的雄壮不少?”

“那是!”旁边一个胡子拉碴、浑身烟火气的工匠头子老王,嗓门洪亮,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,“按殿下的法子,这炉膛加高加宽了,炉壁也厚实,用的耐火泥是宋先生带着俺们反复试出来的,耐烧!一次能装下的料,顶过去小炉子两倍还多!”

宋应星也顾不上擦额头的汗,眼睛亮得惊人,他手里拿着炭笔和一张画满算符的纸,接口道:“殿下所言‘规模化’,关键便在于此!单炉产量提升,三炉齐开,再辅以新的鼓风之法…” 他指了指高炉侧面连接的一个结构更复杂、体积也更大的木制风箱,几个壮实的工匠正喊着号子,有节奏地合力推拉着,“此风箱之力,远胜旧物,送入炉内之风更疾更匀,焦炭燃烧方能更充分!”

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。这正是他想要的。小打小闹的实验室级别生产,无法支撑他未来的计划。军工需要钢铁,基建需要钢铁,没有源源不断的优质生铁,一切都是空中楼阁。焦炭炼铁的技术路线在之前的单炉试验中已经打通,现在要做的就是复制、放大、稳定!

“焦炭供应跟得上吗?”朱由检问向另一个负责原料的管事。

“回殿下,没问题!”那管事拍着胸脯,“您画的那个‘干馏窑’,咱一口气建了五座!西山产的好煤,管够!烧出来的焦炭,成色比之前还稳,碎末也少。专门辟了地方存放,防着雨雪潮气。”

“好!”朱由检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,“那还等什么?老王,点火!”

“点火咯——!”老王扯着嗓子吼了一声,声震工坊。

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。经验最老道的师傅手持长长的火把,小心翼翼地从预留的观察孔伸入炉膛底部。干燥的引火物瞬间被点燃,橘黄色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上方堆积的焦炭块。很快,细微的噼啪声响起,焦炭特有的蓝紫色火焰开始稳定地升腾。

“鼓风!”老王又是一声令下。

“嘿——哟!嘿——哟!”推拉巨型风箱的壮汉们齐声呼喝,肌肉虬结的手臂爆发出力量。沉重的风箱连杆被奋力推动,发出沉闷而有力的“呼哧——呼哧——”声。强劲的气流通过陶土管道,猛烈地灌入炉膛底部。

“轰!”

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,炉膛内猛然爆发出更炽烈、更汹涌的咆哮!蓝紫色的火焰瞬间转化为刺目的白炽色,火舌疯狂地向上卷涌,几乎要舔舐到炉顶。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,逼得人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,连呼吸都带着灼烧感。整个工坊区的温度骤然飙升。

“加料!”老王的声音在风箱的呼哧声和火焰的咆哮中依然清晰。

几个工匠配合默契,用特制的长柄铁锹,将按比例混合好的优质铁矿石(经过初步破碎筛选)和石灰石熔剂,从高炉顶部的加料口均匀地倾倒下去。沉重的矿石砸在通红的焦炭层上,发出沉闷的撞击声,随即被那恐怖的高温吞噬。

朱由检站在安全距离外,感受着脚下大地传来的微微震动,看着那三座高炉如同喷发的微型火山,吞吐着毁灭与创造的力量。这原始的工业力量感,让他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也感到一阵心潮澎湃。这,才是改变时代的基石!

时间在灼热中缓缓流逝。工匠们各司其职,紧张而有序。负责观察炉火的师傅,脸上映照着跳动的火光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炉膛内铁矿石融化的迹象。拉风箱的汉子们汗流浃背,号子声却越来越响,带着一种与火搏斗的豪迈。空气中焦糊味和金属味愈发浓烈。

“殿下,”宋应星拿着炭笔,在一张表格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,“您要求的这个‘生产日志’,果然精妙!何时点火,何时鼓风,风箱推拉频率,加料批次、重量,焦炭与矿石比例,甚至…连这炉膛不同位置的温度估算(通过观察火焰颜色和铁水流动),都一一记录在案。日后复盘,优劣得失,一目了然!”

朱由检凑过去看了看。表格横平竖直,项目清晰,虽然记录用的是繁体字和简单符号,但已经初具现代生产管理的雏形。“这叫用数据说话,宋先生。”他笑道,“经验固然宝贵,但只有变成可记录、可比较、可复制的数据,才能让好的经验稳定下来,让差的地方找到原因改进。以后,这就是咱们工坊的铁律!”

老王也凑过来看,挠了挠头:“殿下,这…这表格好是好,就是俺们这些大老粗,看着有点眼晕,还得劳烦识字的兄弟帮忙记…”

“眼晕也得学!”朱由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,“以后咱们的产业会越来越大,不会看表格,不会算数,怎么当大匠头?老王,你可是要当‘钢铁元帅’的人,这点小门槛,必须跨过去!” 老王被“钢铁元帅”这名头唬得一愣,随即咧开嘴嘿嘿傻笑,又有点发愁地瞅着那表格。

就在这时,负责观察的师傅猛地大喊:“出铁口!见红了!快成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