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在造大明 > 第23章 琉璃场?不 是玻璃工坊

第23章 琉璃场?不 是玻璃工坊(2 / 2)

窑门被缓缓打开,一股温热但并不灼人的气流涌出。工匠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去,合力将那块冷却后的玻璃“大饼”抬了出来。

当这块巨大的、半透明的、带着些许淡绿色泽的平板玻璃被抬到工坊中央的阳光下时,整个工坊瞬间安静了。

阳光透过玻璃,在地面上投射出清晰的光斑。虽然还有些许气泡和波纹,颜色也并非完全无色透明,带着点淡淡的湖绿(铁杂质未完全去除),但它足够平整!足够大!足够透亮!

这绝不是那些浑浊、厚重、只能做点小玩意儿的传统琉璃!这是一块真正的、可以望穿的、如同凝固泉水般的平板玻璃!

“我的老天爷……”老胡张大了嘴,下巴差点掉到地上,他颤巍巍地伸出手,想去摸,又怕碰碎了这稀世珍宝。

“透……透亮!真透亮啊!”一个工匠喃喃自语,眼睛瞪得溜圆。

“殿下……这……这就是‘平板琉璃’?”宋应星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,他冲到玻璃前,几乎把脸贴了上去,仔细端详着那平滑的表面和内部细微的气泡纹理,“前所未见!前所未见啊!此物若用于窗牖,则室中亮如白昼,何须秉烛?若用于器物……妙!妙不可言!”

朱由检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。他看着这块巨大的玻璃,虽然离前世那种超白玻璃还差得远,但在这个时代,这已经是足以引发轰动的奇迹!他咧嘴一笑,那两道滑稽的黑胡子也跟着舒展开:“不错!就是它!老胡,带人,按孤说的尺寸,小心切割!边角打磨光滑!咱们的‘玻璃工坊’,今天就算正式开张了!”

“是!殿下!”老胡的声音洪亮得能震下房梁上的灰,他撸起袖子,招呼工匠,“都听见没?小心伺候着!这宝贝疙瘩,可比你们婆娘的金簪子还金贵!”

工坊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和应和声,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。

很快,第一块切割打磨好的、尺寸规整的平板玻璃被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抬到了朱由检面前。朱由检摸着那冰凉光滑的表面,感受着指尖传来的细微磨砂感(打磨痕迹),心中豪情万丈。他转向宋应星,小脸上满是狡黠:“宋先生,平板有了,下一步,咱们该给这‘琉璃’镶点‘银边’了!”

“镶银边?”宋应星一愣。

“不是镶边,”朱由检神秘一笑,“是让它自己‘长’出银子来!变成能照妖……咳,能照人的镜子!”

“镜子?”宋应星更懵了,“铜镜?”

“比铜镜清楚一百倍!”朱由检小手一挥,“走,去咱们的‘化学角’!” 他指的是工坊里用厚实土墙隔出来的一个小区域,专门用来进行一些有刺激性气味或潜在危险的实验。

这次,朱由检亲自上阵指挥。他让工匠取来一小块切割好的玻璃片,用碱水反复清洗,确保表面绝对洁净无油污。然后,他指挥工匠取来一个干净的陶盘,里面放入少量水银(汞)。

“锡箔!薄薄的锡箔!”朱由检吩咐。这是之前让工匠用铅锡合金反复捶打出来的。

工匠将一张薄如蝉翼、勉强能透光的锡箔,小心翼翼地平铺在洁净的玻璃片上。朱由检示意工匠将玻璃片(锡箔面朝下)轻轻放入陶盘中,使其漂浮在水银面上。

“好了,现在,用根小棍子,轻轻压一压,让锡箔和水银完全贴紧玻璃片,赶走气泡。”朱由检指导着。

工匠依言操作,动作极其轻柔,仿佛在伺候刚出生的婴儿。

“好!保持这样,别动!”朱由检退开一步,“让它‘睡’上一会儿。”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工坊里静悄悄的,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看着那浸泡在水银里的玻璃片,不知道这位小殿下又在搞什么神仙法术。

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。朱由检点点头:“可以了,轻轻取出来!”

工匠用特制的木夹,小心翼翼地将玻璃片从水银中夹起。当玻璃片离开水银的瞬间,所有人都惊呆了!

只见玻璃片朝下的一面,原本覆盖的锡箔已经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,是一层均匀、致密、闪烁着柔和银白色光泽的金属薄膜!它完美地贴合在玻璃表面,光洁如新!

“这……这是……”宋应星声音都变了调,他凑近了,几乎把鼻子贴在玻璃上。那银膜如此光亮,清晰地映照出他自己那张因为震惊而扭曲的脸,连眉毛有几根都能数清!这清晰度,远超任何打磨过的铜镜!

“银镜!这就是银镜!”朱由检拍手笑道,小脸上满是得意,“锡箔里的锡,和水银合在一起,变成了一种叫‘锡汞齐’的东西,它就乖乖地粘在玻璃上了!”

“锡汞齐……”宋应星如痴如醉地看着镜中清晰的自己,又看看那神奇的水银盘,“汞为水银……锡与之合……竟能附着琉璃,光可鉴人……神乎其技!神乎其技啊!” 他猛地转身,对着朱由检深深一揖,“殿下学究天人,应星……五体投地!” 他激动得胡子都在抖。

方正化看着那清晰得吓人的银镜,再看看自家殿下那得意的小模样,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,眼神里的崇拜几乎要凝成实质。李若琏不知何时也走了进来,看到那银镜,冷峻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惊异。

“哈哈,成了就好!”朱由检心情大好,小手叉腰,“老胡,听见没?这就是咱们下一步的拳头产品!‘信王镜’!比那西洋来的水银镜还要亮,还要大!宋先生,这镀银的法子,还有改进的余地,比如……嗯,或许能找到比水银更安全的替代品?这个你多琢磨琢磨!现在嘛……”

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转,看向角落里堆着的那几十坛“信王醉”蒸馏酒:“玻璃瓶子造好了没?”

“回殿下,按您画的图样,吹制了几个样品!”一个工匠立刻捧过来几个形状还算规整、但厚薄不太均匀的透明玻璃瓶。

朱由检拿起一个,对着阳光看了看,虽然还有些气泡和波纹,但用来装酒,绰绰有余了!他嘿嘿一笑:“方正化!”

“奴婢在!”方正化立刻躬身。

“去,挑一坛最好的‘信王醉’,用这新造的玻璃瓶灌满一瓶!瓶口用软木塞封好,再用咱们那特制的、带‘信王府’暗记的火漆封口!”朱由检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,“另外,再挑一面巴掌大的、最亮的‘信王镜’,用锦盒装好!这两样东西,可是咱们打通关节、换来金山银山的敲门砖!”

方正化心领神会:“殿下是要……”

“去会会那位‘财神爷’!”朱由检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,“沈廷扬沈大老板的代理人,不是一直想见识见识咱们信王府的‘奇货’吗?是时候,让他们开开眼了!”

方正化立刻领命而去,脚步轻快。他知道,殿下这“琉璃”大业一旦铺开,那滚滚而来的财源,将为他们后续所有计划提供难以想象的支撑。

工坊里,工匠们围着那块巨大的平板玻璃和神奇的银镜,啧啧称奇,议论纷纷。宋应星则陷入了对新知识的狂热钻研中,对着那块银镜和水银盘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“锡汞齐”、“附着”、“光洁”之类的词。

朱由检背着小手,在充满玻璃光泽和酒香的工坊里踱步,看着眼前的一切,一种“手握利器,心怀希望”的踏实感油然而生。火药是矛,玻璃是盾,更是聚宝盆!他这条潜龙,爪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锋利起来。魏忠贤?九千岁?等着吧,咱这“琉璃厂”里造出来的,可不止是镜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