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石激起千层浪!
“垄断?”、“剥削?”、“控制?”……这些刺眼的字眼,如同毒刺,狠狠扎向刚刚焕发生机的“阳光联盟”!刚刚加入的小老板们人心惶惶!合作的大客户开始迟疑!网络上质疑声四起!甚至黄河商学院内部,也出现了不同声音!
“鲁工头!这……这帽子扣得太大了!”张黑子急得直跺脚,“咱们明明是帮人!怎么成垄断了?!”
“帮人?”鲁智深豹眼微眯,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,“在有些人眼里……抱团取暖……就是原罪!”
他拿起那份报纸,扫了一眼那个“独立经济学家”的名字,眼中寒光一闪:“查!这老小子……最近账户上,是不是多了笔来自‘顾氏基金会’的‘咨询费’!”
风暴骤起!鲁智深却异常冷静。他没有急着发声明,没有怒斥媒体,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。
三天后。江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。最大的阶梯教室。
座无虚席!前排是省市两级市场监管局的官员、反垄断领域的专家学者、各大媒体记者。后排挤满了“阳光联盟”三十家企业的老板和工人代表,以及闻讯赶来的商学院学生。
讲台上。没有ppt。没有讲稿。只有一块白板。
鲁智深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夹克,站在白板前。他手里拿着一支粗大的黑色白板笔。
“今天!洒家不讲课!不辩论!”他声音洪亮,开门见山,“洒家!给大家!画个图!”
他转身,手腕挥动!白板笔划过板面,发出沙沙的声响!
一个巨大的、标准的、由无数六边形嵌套组成的——蜂巢结构图!跃然板上!
“这!就是洒家的‘蜂窝’!”鲁智深指着图,“六边形!为啥是六边形?因为!它最稳!最省料!空间利用最高!”
“洒家的‘蜂窝管理’!核心就三条!”
他手腕翻飞,在蜂巢图旁写下三个大字:
“一、限层级!”
“每个‘蜂王’!最多带七个‘工蜂’!多一个都不行!为什么是七?管理学有个‘邓巴数’!一个人!最多管七个人!再多!管不过来!就得剥削!就得糊弄!”
“洒家这蜂窝!只有两层!‘蜂王’和‘工蜂’!没有第三层!没有太上皇!没有中间商!”
“二、限权力!”
“‘蜂王’不是官!是带头大哥!是服务者!‘工蜂’的订单!不是‘蜂王’赏的!是总部按能力分配的!‘工蜂’的技术难题!‘蜂王’必须协调解决!解决不了!找总部!‘工蜂’资金困难!‘蜂王’可以动用单元互助金!但无权克扣利润!更无权踢人!踢人!必须总部仲裁!证据确凿!”
“三、限规模!”
“每个‘蜂窝单元’!总产能!总资产!洒家设上限!超过上限!必须拆分!再孵化新‘蜂王’!洒家不要巨无霸!洒家要的是……百花齐放!百蜜同酿!”
他扔掉白板笔,豹眼扫过台下震惊的人群,声音斩钉截铁:
“垄断?洒家垄断什么了?”
“订单?洒家从不强买强卖!客户爱找谁找谁!洒家只保证‘蜂窝’里的货!质量硬!价格公!”
“技术?洒家的‘鲁氏工法’!‘质检标准’!全部公开!免费培训!谁想学!洒家教!”
“资金?洒家成立‘蜂窝互助基金’!钱!是三十家企业自己凑的!洒家只监管!不挪用一分!”
“挤压同行?笑话!洒家这‘蜂窝’!大门敞开!只要符合三条!骨头硬!手艺精!良心正!随时欢迎加入!洒家巴不得全铁砧子镇的小老板!都进来!都过上好日子!”
他猛地一指台下那些穿着工装、眼神热切的联盟小老板们:
“你们问问他们!是洒家剥削他们?还是洒家带着他们……一起挣干净钱!挺直腰杆做人?!”
台下瞬间安静!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!联盟的小老板们激动得站起来鼓掌!工人们涨红了脸!专家学者们陷入沉思!监管官员们交换着眼神,微微点头。
就在这时,一个金发碧眼、穿着哈佛大学校徽t恤的年轻学者(访问教授)站起身,用流利的中文问道:“鲁先生!您的‘蜂窝模型’!在管理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上是颠覆性的!它解决了小微集群的效率与公平悖论!您……是如何想到的?”
鲁智深咧嘴一笑,露出白牙:
“怎么想到?”
“洒家不懂理论!”
“洒家只知道……”
“一根筷子!容易折!”
“一把筷子!折不断!”
“但一把筷子捆一起!中间那根……会被勒死!”
“洒家不要捆死的筷子!”
“洒家要的是……”
他转身,在白板那个巨大的蜂巢图中央,重重画了一个圈!
“蜂王酿蜜!工蜂采蜜!”
“各司其职!各得其所!”
“巢穴虽小!能御风雨!”
“百花齐放!才是春天!”
掌声!再次如潮水般响起!经久不息!
一个月后。
美国。哈佛商学院。
最新一期的《全球创新管理案例集》正式出版。
封面案例标题:
《the honeyb Revotion: Zhishg Groups Grassroots Alliance odel and Its challeo hierarchical onopoly》
(蜂窝革命:智深集团的草根联盟模式及其对层级垄断的挑战)
案例扉页,印着鲁智深在白板上画下的那个巨大蜂巢图,和他写下的三个中文大字:
限层级!限权力!限规模!
铁砧子镇的阳光,透过工业园厂房的玻璃窗,洒在忙碌的机器和工人身上。三十个“蜂窝”,如同三十颗强劲的心脏,在“阳光联盟”的肌体里,蓬勃跳动。鲁智深站在总部顶楼,豹眼望向远方。他知道,顾爷的阴影仍未散去,垄断的质疑或许还会再来。但“蜂窝”已成,百花已开。他手中,已握住了对抗寒冬的新武器——不是钢筋铁拳,不是银针艾草,也不是区块链代码,而是这千万个在阳光下,靠勤劳和诚信,努力酿蜜的……小小蜂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