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偶遇贵人(2 / 2)

一缕清冷的月光,如同银色的溪流,艰难地穿过工棚窗户上那个破洞的阻隔,无声地流淌进来,恰好落在他的枕边,形成一小片朦胧的光斑。这片光,像黑暗中的灯塔,带来一丝奇异的宁静。

鲁智深小心翼翼地侧过身,避开旁边工友粗壮的胳膊,手指颤抖着,从贴身汗衫最里层的口袋里,摸出那个被体温焐得温热、边缘早已被无数次摩挲得发毛起卷的信封。他屏住呼吸,如同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般,轻轻展开里面的信纸。

母亲那熟悉的、带着泥土般质朴气息的字迹,在清冷的月光下清晰地浮现:

“娃,在外面别怕吃苦,娘知道你心气高。钱省着点花,娘给你攒着,供你念夜校……”

读到“夜校”两个字,鲁智深的眼眶瞬间就热了!去年冬天,父亲咳血住院,家里债台高筑,母亲就是在这样的月光下,佝偻着背,就着昏暗的油灯,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,说要卖了给他凑学费……信纸上那几处被水渍晕染开的模糊字迹,在月光下格外刺眼——那是他去年得知父亲病危,躲在工地厕所里无声痛哭时滴落的泪水!那模糊的墨痕,像母亲无声的叹息,也像父亲压抑的咳嗽,瞬间击穿了他所有的伪装!

一股滚烫的热流混合着酸楚,猛地冲上鼻腔!他死死咬住下唇,不让那丢脸的哽咽声泄露出来。手指却不受控制地、极其轻柔地抚过那些模糊的字迹,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母亲那双布满老茧、关节粗大变形、却永远带着温暖的手掌。

他猛地坐起身!铁床发出“嘎吱”一声刺耳的尖叫!但他浑然不觉。他摸索着从枕头底下掏出那个印着“工作笔记”的硬壳本和一支快没墨的钢笔。借着那束宝贵的月光,他拧开笔帽,笔尖悬在纸面上方,微微颤抖。

胸膛里翻腾的情绪——对机遇的狂喜、对未知的恐惧、对父母的愧疚、对未来的渴望——如同奔涌的岩浆,急需一个出口!他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这工棚里浑浊的空气、这清冷的月光、这沉甸甸的期望都吸进肺腑!

笔尖终于落下!在粗糙的纸面上划出沙沙的声响,如同春蚕啃食桑叶,又像战士磨砺刀锋:

“娘:今天,儿子遇到贵人了。陈总,就是我跟您提过的,盖过好多大楼的专家,他给了我一个机会……”

钢笔在纸面上疾走,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。他写陈总的赏识,写自己的决心,写对知识的渴望,也写那如影随形的忐忑。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,仿佛要刻进灵魂深处:

“……我知道前路很难,书上的东西像天书。但娘,我不怕!您和爹吃了那么多苦供我,陈总看得起我,我不能怂!我一定拼了命学!把那些钢筋水泥的学问都啃下来!……”

写到这里,他停顿了一下,抬起头。目光穿透工棚窗户上那个破洞,望向远方。城市璀璨的霓虹灯在夜空中勾勒出高楼大厦冷峻而辉煌的轮廓,其中一栋最高的大楼上,“城建集团”四个巨大的红色灯牌,在夜色中格外醒目,像四颗燃烧的星辰。

他收回目光,笔尖再次落下,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坚定,写下最后一行字:

“娘,您等着。总有一天,我要亲手画图,盖一栋最结实、最亮堂的房子,接您和爹来住!让您再也不用怕漏雨,让爹能晒着太阳养病!儿子,说到做到!”

最后一个感叹号,他用力点下,几乎戳破了纸张!他合上日记本,紧紧抱在胸前,仿佛抱着一个滚烫的、刚刚诞生的梦想。窗外的霓虹光芒,透过破洞,在他汗湿的额头上投下一小块跳动的光斑,像一枚无声的勋章,也像母亲在老家那盏为他亮到深夜的、昏黄却无比温暖的煤油灯。他知道,无论前路多难,这束光,会一直指引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