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番质疑,表面上是基于常理的谨慎,实则是为了引导韩青和苏清月的思路,将他们的调查方向引向“自然巧合”或“难以查证”的层面,从而更好地掩盖人为布置的真相。
韩青连忙道:
“末将起初也这么想,派了得力人手暗中查探过。祠堂内外守卫森严,并无闲杂人等能够潜入作怪。至于自然现象,北地天寒,本就罕见这等金光,且出现时间、位置都颇有规律,实在……实在难以用常理解释。”
他脸上也带着困惑,显然也被这现象弄得有些将信将疑。
苏清月听完韩青的陈述,并未如寻常人般露出惊异或敬畏的神色,反而眼神越发锐利,她沉吟道:
“子时前后出现?位置固定于祠堂?伴有微弱异响?韩将军,你不觉得这些特征……过于‘规律’了吗?天地异象,若真是英灵显圣,岂会如更夫报时般准时准点?”
她的话一针见血,直指关键破绽。
韩青被问得一怔,下意识答道:
“这个……末将也觉有些奇怪,但查验之下,确实未发现人为痕迹……”
苏清月微微颔首,目光转向窗外北方祠堂的方向:
“四皇子殿下为国捐躯,天下共钦。正因如此,更不应轻信这等来路不明的‘神迹’。本使看来,此事蹊跷,未必是天意,恐是人为。”
她刻意加重了“人为”二字。
“或是有人欲借殿下英名,蛊惑人心,达成某种不可告人之目的。韩将军,除加强戒备外,对此事背后可能隐藏的意图,不可不察。”
沈言心中凛然,苏清月的敏锐远超他的预期。
她不仅不信,反而立刻怀疑是人为操纵,并开始推测动机。
这不合理呀,当前时代就有人这么超前了吗?
沈言蹙眉看向苏清月,此女还真不简单呀。
看来与她一同来磐石镇怕是对自己的计划有很大影响。
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计划的风险。
他必须更加小心地应对才是。
此时,沈言适时地微微蹙眉,露出思索的表情,顺着苏清月的思路说道:
“苏小姐所言极是。此事确实疑点颇多。”
“若真是人为,其目的无非几种:”
“或是内部有人装神弄鬼,扰乱军心民心;”
“或是外部细作渗透,制造恐慌,为后续行动铺垫。”
“韩校尉,还需加派人手,明松暗紧,不仅看守祠堂,更要留意近日有无陌生面孔或行为异常之人在镇内活动。”
他将质疑引向更务实的调查方向,既附和了苏清月,又巧妙地将“人为”的可能性分散到“内鬼”或“外敌”上,避免焦点过于集中。
韩青闻言,肃然应道:
“是!末将明白!定会加强暗查,绝不给宵小可乘之机!”
苏清月看了沈言一眼。
她淡淡道:
“沈参军思虑周全。既然如此,明日我等便去那祠堂附近实地查看一番,如何?或许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蛛丝马迹。”
沈言心中暗叫不妙,但面上只能从容应道:
“苏小姐明鉴,亲临现场查看确有必要。沈某愿随同前往。”
厅内的气氛因苏清月的理性分析而变得有些凝重。
原本略带神秘色彩的“异象”,在她口中变成了需要彻查的“人为事件”。
沈言知道,他精心布置的“金光”,非但没有让苏清月产生敬畏,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怀疑和调查欲。
他必须设法在明天的勘察中,引导她的视线,避免她发现琉璃和光路布置的痕迹。
窗外,夜色渐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