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景琰探病(2 / 2)

“圣明?”景琰扯了扯嘴角,露出一抹略带自嘲的笑意,“若朕真的圣明,又何至于让你累倒在此处?”

林夙心头一震,垂下眼帘:“是奴婢无能,身子不争气,耽误了陛下的大事。”

“朕说的不是这个。”景琰的目光落在林夙脸上,带着探究,也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,“林夙,这里没有外人。你告诉朕,你究竟……在忧心什么?除了江南,除了朝政,还有什么?”

是因为朕昨日的那些话吗?——这句话在景琰舌尖滚了滚,终究没有问出口。

林夙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。他忧心什么?他忧心的太多太多了。忧心陛下的江山不稳,忧心新政步履维艰,忧心那些藏在暗处的冷箭,忧心自己这残破的身体不知还能支撑多久……更忧心的是,他与陛下之间,那随着权力稳固而日益扩大的鸿沟,以及陛下眼中偶尔闪过的、对他的忌惮与审视。

这些,他能说吗?他敢说吗?

“奴婢……”林夙的声音艰涩,“奴婢只是担心,能力有限,有负陛下重托。”

又是这种官样文章的回答。景琰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。他知道,有些东西,一旦变了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就像他现在是皇帝,而林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。他们之间,隔着名为“君臣”的天堑。

他看着林夙低眉顺目的样子,忽然想起很多年前,在东宫那个寒冷的冬夜,他因为被二皇子设计受了委屈,独自一人在书房生闷气。当时还是小小内侍的林夙,默默地给他端来一碗热汤,然后站在角落里,用那种带着一丝担忧和坚定的眼神看着他,说:“殿下,只要活着,就有希望。”

那时的他们,虽然地位悬殊,但心是近的。

而现在,他坐拥天下,却觉得彼此隔得好远。

“你的能力,朕从未怀疑。”景琰最终只是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,“朕只是希望……你能好好的。”

这句话,带着几分真心的关怀,也带着帝王对重要工具的珍惜。

林夙听懂了其中的复杂含义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低下头,轻声道:“奴婢……谨记陛下教诲。”

又是一阵沉默。

就在这时,值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,似乎有人急切地想要求见,又被守卫拦下。

景琰眉头一皱,扬声道:“何事?”

首领太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,带着一丝惶恐:“回陛下,是……是坤宁宫的人,说皇后娘娘凤体欠安,想请陛下过去一趟。”

坤宁宫?皇后?

景琰的眉头蹙得更紧。苏皇后性情温婉,从不主动打扰他处理政务,今日竟派人找到司礼监来……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榻上的林夙。

林夙已经迅速恢复了平日的冷静,低声道:“陛下,皇后娘娘凤体要紧,您快去吧。奴婢已无大碍。”

景琰看着他瞬间收敛起所有情绪、变得波澜不惊的脸,心中那点刚刚升起的、脆弱的温情,瞬间被现实的冰冷所取代。

是了,他是皇帝。他有后宫,有皇后,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妃嫔,有子嗣。而林夙,只是臣子,是宦官。他们之间,本就不该有超越君臣之外的情谊。

刚才那片刻的亲手喂药,那试图触及内心的询问,在此刻看来,更像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僭越。

他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龙袍,神情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疏离。

“你好生休养,朕晚些时候再来看你。”他的语气平静无波。

“恭送陛下。”林夙垂首,声音恭敬。

景琰不再看他,转身大步离开了值房。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门外,带走了所有的温度与那短暂流露的、复杂的情绪。

值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,只剩下浓郁的、令人窒息的药味。

林夙维持着垂首的姿势,久久未动。直到确认景琰已经走远,他才缓缓地、脱力般地靠回枕上。胸口一阵气血翻涌,他强忍着没有咳出来,只是闭上了眼睛,任由那无尽的疲惫和冰凉将自己吞噬。

陛下亲手喂的药,似乎比以往任何一碗都要苦涩,那苦味已经渗入了他的四肢百骸。

而坤宁宫的突然邀请,是巧合,还是……某种信号?

他睁开眼,望着窗外明晃晃的天空,眼神一片沉寂。

陛下需要的是一个能干的工具,一个忠诚的臣子,一个……不会带来任何“麻烦”的臂助。而他呢?他究竟在奢望什么?又在坚守什么?

身体的病痛或许尚有药可医,但这心头的荒芜与彻骨的寒意,又该何处去寻找解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