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的封赏,暂且压后。”景琰放下名单,看向林夙,“眼下文官们对你已有微词,此时将你推上掌印之位,恐适得其反。但司礼监的事务,由你暂管。”
“奴婢明白。”林夙神色平静,并无半分不满,“陛下思虑周全。权位不过是工具,能为陛下分忧即可,虚名无关紧要。”他咳嗽了两声,脸色更白了几分。
景琰看着他强撑的样子,眉头微皱:“你的伤……下去歇着吧,这里有其他人伺候。”
“谢陛下关怀。”林夙躬身,“只是眼下百废待兴,各处消息仍需梳理,奴婢还能支撑。”
景琰知道他固执,也不再勉强。内心深处,他也确实需要林夙在这混乱的初期帮他掌控局面。这种依赖,让他心安,也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。
控制全局的行动在继续,但阻力也开始显现。
午后,刑部和大理寺呈上了关于如何处理在押叛党人员的章程,其中涉及到不少中低级官员以及部分宫廷侍卫、宦官。按照章程,需要逐一审讯,查明罪责,程序繁琐,耗时日久。
景琰看着章程,眉头紧锁。他知道,按照常规程序,这些人中难免有漏网之鱼,或者被背后势力保下,无法起到足够的震慑效果。他现在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,彻底清除隐患,稳固统治。
“太慢了。”景琰将章程丢在案上,“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法。凡有确凿证据证明参与昨夜叛乱者,主犯立斩,家产抄没,家人流放。从犯视情节轻重,或流放,或贬为苦役。不必再经三司会审,由……由东厂直接核准执行。”
他最终说出了“东厂”二字。这是一个在父皇时期就已存在,但权力并未过分膨胀的内廷机构。此刻,他需要一把更快、更锋利、更不受文官体系掣肘的刀。
林夙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垂首道:“奴婢遵旨。东厂会尽快理清名单,执行陛下谕令。”
这道口谕,无疑赋予了林夙和东厂极大的权力,也越过了正常的司法程序。消息传出,朝野震动。文官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新帝的决策,但私下里对于宦官机构获得如此生杀大权,无不感到忧心忡忡,看向林夙的目光也愈发复杂。
与此同时,在清理三皇子旧邸时,发现了一些他与边境将领往来的密信碎片,虽不完整,但隐隐指向了某种勾结外邦的企图。此外,在清查户部档案时,也发现了数笔去向不明的大额款项,似乎与二皇子昔年的军费开支有关。
这些发现,如同水面下的暗礁,预示着表面的平静之下,隐藏着更深的危机。三皇子的势力或许被摧毁了,但二皇子留下的隐患,以及可能存在的内外勾结,依然是悬在新朝头顶的利剑。
景琰看着林夙呈上的密信碎片和账目疑点,面色凝重。他刚刚控制了皇宫和京城,但整个帝国庞大的机器,以及潜藏在暗处的敌人,远未臣服。
“看来,朕的敌人,比想象的还要多。”景琰的声音带着冷意,“林夙,给朕查,彻查!无论是谁,无论涉及到哪方势力,都要给朕挖出来!”
“是。”林夙应道。他深知,这项任务意味着东厂的权力将进一步扩张,也意味着他将站在风口浪尖,成为众矢之的。但他别无选择,从他选择辅佐景琰踏上这条夺嫡之路开始,就已无法回头。
夜幕再次降临,乾清宫的灯火依旧通明。
经过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和决策,景琰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。他挥手屏退了左右侍从,独自一人走到窗前,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。
皇宫已经恢复了表面的秩序,京城也在军队的控制下渐渐安静下来。他成功地控制了全局,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。他坐上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龙椅,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。
然而,他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,反而充满了一种空落落的孤寂。白日里群臣的山呼万岁,此刻回想起来,显得那么遥远而虚幻。身边亲近的人,赵怀安忠诚可靠,但终究是臣子;苏皇后温婉贤淑,却难解政事烦忧;至于其他妃嫔……他甚至连她们的面容都尚未记清。
唯一能让他感到一丝真实和暖意的,似乎只有那个此刻可能还在带病处理东厂事务的身影。
他不自觉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,那是林夙多年前用微薄的俸禄淘换来送他的,质地普通,他却一直戴着。他想起了昨夜在偏殿前,景哲那疯狂的诅咒——“你注定孤家寡人,永世不得安宁!”
一股莫名的烦躁和寒意涌上心头。他猛地转身,走向书案,想找些事情来驱散这恼人的情绪。
案上,放着一份林夙傍晚时分送来的、关于设立皇家情报网络以监控地方势力的初步构想。条陈写得极为详尽,思路缜密,显然耗费了无数心血。景琰能想象出林夙是如何一边咳嗽,一边在灯下书写这份计划的。
他的心绪稍微平复了一些。至少,他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。至少,还有一个人,理解他的抱负,愿意为他燃尽所有。
但这份依赖,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危险?今日他亲手将东厂的权柄交给了林夙,这把刀足够锋利,可以清除障碍,但会不会有一天,也会伤到自己?
帝王心术,制衡之道。他刚刚登基,就已经开始品尝到这其中的苦涩与无奈。
他拿起朱笔,在那份构想上批了一个“准”字。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林夙居所的方向,那里灯火阑珊。
控制全局,不仅仅是对外的镇压与安抚,更是对内的驾驭与平衡。他控制了皇宫,控制了京城,初步控制了朝堂,但他能永远控制住那日益膨胀的宦官权力吗?他能确保那份始于微末的信任,不会在权力的侵蚀下变质吗?
新帝的宝座之下,并非坚如磐石。内部的裂痕,已在无人察觉的暗处,悄然滋生。而宫外,那些未被彻底铲除的敌人,以及虎视眈眈的外邦,正在黑暗中窥伺着这个新生帝国的破绽。
长夜漫漫,帝国的航船刚刚启程,前方已是暗流汹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