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奇异的感觉在萧景琰心中滋生。那是一种在无边黑暗中,看到一丝微弱火光的悸动;是一种在孤立无援的绝境里,突然发现身边竟还有一位可并肩之人的复杂情绪。
他沉寂已久的心湖,似乎被投入了一颗石子,荡开层层涟漪。
良久,萧景琰深深吸了一口气,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尽数吐出。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,手指在微凉的茶盏壁上轻轻敲击了两下,做出了决定。
“你说得对。”他开口,声音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温润,却多了一丝决断力,“总是退避,只会让敌人觉得我愈发软弱可欺。是时候……稍稍向前一步了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以及远处皇宫星星点点的灯火。“明日一早,我便进宫向父皇请命。”
小林子闻言,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和欣慰,他深深一揖:“奴才遵命。今夜奴才便先行梳理秋祭流程旧例,尤其是祭器、场地相关的规章与以往容易疏漏之处,务必确保殿下明日奏对时心中有数,后续督办时无懈可击。”
“好。”萧景琰转过身,目光落在小林子身上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沉,“此事,便交由你去办。需要什么,可直接告知赵怀安或忠伯,让他们配合你。”
“是。”小林子应道。这是一种无声的信任和授权,分量极重。
事情议定,小林子便行礼告退,准备去查阅典籍档案。当他轻轻拉开书房门,即将融入门外更浓的夜色中时,萧景琰忽然开口叫住了他。
“林夙。”
这个名字被太子以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唤出,让小林子身形猛地一顿,瞬间僵在原地。这是他深埋已久的本名,一个几乎连他自己都要遗忘的符号。宫中无人知晓,他也从未期望有人会记得。
他缓缓转过身,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与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,望向书案旁的太子。
萧景琰的神情在烛光下显得有些模糊,唯有目光格外深邃:“此事,务必谨慎。”
没有过多的言语,只是一个名字,一句叮嘱。却仿佛一道无形的桥梁,骤然架设在两人之间,超越了主仆的界限,触及了某种更为隐秘和核心的领域。
小林子,不,林夙,感到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了一下,酸涩与一种陌生的暖流交织涌过。他垂下头,掩去眼中翻腾的情绪,用前所未有的、带着一丝微颤的声线恭敬回应:
“奴才……明白。定不负殿下所托。”
门被轻轻合上,书房内重归寂静。萧景琰重新坐回案前,看着那碗温热的安神茶,又看了看窗外。
夜,依旧深沉。
但东宫之内,一场微小却坚定的风暴,已然开始悄然酝酿。明日之后,是得到一丝喘息之机,还是引来更猛烈的疾风骤雨,犹未可知。
而远处,二皇子府邸的灯火,似乎也亮得格外晚些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