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连轩与南宫璃在休息数日后,养精蓄锐,带着战胜敌人的威望与士气,率领大军凯旋而归,京城百姓翘首以盼,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的场景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立于马背之上,身后是旌旗猎猎、甲胄铿锵的凯旋大军。京城南门早已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,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,仿佛整座城池都在为他们的归来而沸腾。
“让一让呀——”南宫璃轻提缰绳,策马上前,声音清脆中带着几分俏皮,“再挤可要踩到卖糖人的摊子啦!”
人群一阵哄笑,纷纷自觉地让出一条通道。几个孩童更是兴奋地举着小旗子蹦跳着喊:“女将军威武!”“战神世子万岁!”
南宫璃嘴角微扬,眼角弯起一抹浅笑,转头看向身旁的赫连轩,低声调侃道:“你听见了吗?他们叫我‘女将军’。”
赫连轩轻轻一笑,目光温柔:“名副其实。”
百姓们自发地夹道欢迎,沿街商铺挂起了彩绸,锣鼓声此起彼伏。有老者捧着茶碗上前敬酒,有妇人抱着孩子跪地叩拜,更有不少青年男子激动地高呼:“愿随将军征战沙场!”
这一幕,看得赫连轩心头一热,他勒住马缰,抬手示意众人安静,朗声道:“此战能胜,靠的是诸位将士的忠勇,也靠盛元朝百姓的信念与支持。今日之胜,非一人之功,乃天下共守之志!”
话音落下,全场掌声雷动,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。
南宫璃望着他挺拔的身影,心中亦生出一丝骄傲。她知道,那个曾经只信奉力量与权谋的男人,如今已真正懂得了责任与担当。
队伍一路行至午门前,早有礼部官员列队等候。然而当赫连轩与南宫璃下马准备入殿时,却见礼官忽然上前,躬身道:“请南宫姑娘暂候偏殿,待圣上召见。”
此言一出,气氛骤然凝滞。
南宫璃眉梢微挑,笑意未减,但眼神已然冷了几分。
赫连轩则直接跨步上前,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:“本帅与南宫璃共赴生死,今日同归,岂有分席之理?若陛下真有意嘉奖,自当以军功论赏,何须设席分等?”
礼官一时语塞,正欲开口辩解,忽听殿内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:“世子所言极是,南宫姑娘便与世子一同入殿吧。”
说话之人正是皇帝身边的掌礼太监,显然是得了旨意。
礼官脸色微变,只得退下引路。
午门之内,百官早已列席,文武分列两侧。皇帝端坐龙椅之上,面带笑意,目光落在赫连轩与南宫璃身上时,多了一丝探究与欣赏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步入殿中,齐齐跪地叩首:“臣赫连轩(南宫璃),恭请圣安。”
“平身。”皇帝抬手,语气温和,“二卿此番破敌,大振国威,朕心甚慰。今日设宴,便是为你们庆功。”
赫连轩抱拳谢恩,南宫璃亦微微颔首。
宴席开启,美酒佳肴琳琅满目,歌舞升平之间,却也不乏暗流涌动。
几位大臣低声交谈,言语间不时瞥向南宫璃的方向,似有不满之意。
终于,一位白发老臣起身拱手道:“陛下,臣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讲。”
这位白发老臣乃是朝中元老,素来坚守传统礼制,此前就曾多次在朝堂上强调男女有别,如今看到南宫璃一个女子公然列席朝堂盛宴,心中自是不满,于是清了清嗓子,语气略显迟疑:“南宫璃虽有战功,但毕竟女子之身,公然列席朝堂盛宴,恐有违礼制……”
此言一出,殿中顿时一片寂静。
南宫璃神色未变,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玉杯,目光平静地望向那老臣。
赫连轩却冷笑一声,缓缓起身,朗声道:“兵法有云: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战场之上,不分男女,唯实力与忠诚为重。南宫璃助我破敌,救我性命,更在关键时刻毁敌中枢,挽狂澜于既倒。若说这世上还有谁能担得起‘英雄’二字,我想,在座诸公,未必有人敢与她争锋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陡然一沉:“若是连这点胸襟都没有,又如何配谈社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