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蜀中叛乱(2 / 2)

一场由上层阶级的绝望,所点燃的叛乱,就此,席卷了富饶的成都平原。

叛乱的消息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,在次日清晨,撼动了整个成都城。

蜀郡刺史府内,一片混乱。刺史张翼,这位曾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的宿将,此刻却是愁眉不展。他的面前,站着十几个惊慌失措的属官,七嘴八舌地汇报着来自各地的告急文书。

“大人!郫县失守!县令钱某,被叛军枭首示众!”

“繁县告急!王家集结部曲,攻破了官仓!”

“大人!廖化……廖巡查使被围困在城东的一处乡屯里!他身边,只有那几十个随从!”

“反了!反了!都反了!”张翼重重一拳,砸在桌案上,虎目圆瞪,怒不可遏。但他心中,却也有一丝犹豫。

这些叛乱的士族,很多,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或是同乡,或是故交,或是门生故吏的亲族。他若是派兵镇压,等于就是与整个蜀中士族阶层,彻底为敌。这其中的政治后果,让他不得不慎重。

“大人,当务之急,是立刻出兵,剿灭叛匪!否则,一旦让他们成势,围攻成都,后果不堪设想!”一个主张强硬的年轻司马,焦急地说道。

“出兵?说得轻巧!”一个年长的别驾,立刻反驳道,“城中守军,不过五千。叛军号称八千,且还在不断壮大!若是贸然出击,成都空虚,被其所趁,又该如何?为今之计,当以固守为主,同时,八百里加急,上奏长安,请大将军定夺!”

这番“老成持重”的言论,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。他们打心底里,就不愿意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。

就在刺史府内,争论不休,迟迟无法做出决断之时,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,从府外传来。

“末将张遵,请见刺史大人!”

众人闻声望去,只见一个身材魁梧,面容英武的年轻将领,身披重甲,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。他面如冠玉,目若朗星,眉宇间,透着一股与其祖父张飞,如出一辙的彪悍之气。他,正是车骑将军张飞之孙,虎贲中郎将张遵!

张遵没有理会众人,径直走到张翼面前,抱拳行礼:“张大人!国难当头,何故在此,议而不决?”

张翼看到张遵,心中一动,连忙道:“贤侄来了。唉,非是老夫不决,实因此事,干系重大啊……”

“有何重大?”张遵打断了他的话,声音铿锵有力,“一群国之蛀虫,不思报效君恩,反而起兵作乱,屠戮百姓,此乃叛国之罪!与黄巾何异?与国贼何异?我等食汉禄,忠汉事,遇此叛逆,唯有死战而已!有何可犹豫?”

“贤侄……”

“我祖父,随先帝血战半生,方有今日之大汉!我伯父关公,为国镇守荆州,义薄云天!我父辈,为兴复汉室,马革裹尸!我张遵,虽不才,亦不敢堕了先祖威名!”

张遵猛地拔出腰间佩剑,剑指东方,厉声喝道:“今日,我不是以虎贲中郎将的身份站在这里!我是以大汉臣子的身份,以一名军人的身份,站在这里!城中尚有三千虎贲,皆乃随我北伐的百战锐士!我愿亲率此军,出城平叛!”

“若胜,则为国除贼,为陛下分忧!若败,”他的眼中,燃起熊熊烈火,“便以我张遵之血,洗我张氏门楣,不负先帝知遇之恩!”

一番话,说得在场所有人,都面有愧色。那些主张固守的官员,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。

“好!”张翼猛地站起,大声道,“说得好!我大汉,岂能无忠臣烈士?!来人!取我将印!”

他将代表成都防务的将印,郑重地交到张遵手中。

“张遵听令!我以蜀郡刺史之名,命你,即刻统领成都所有兵马,出城平叛!凡叛乱之族,一经查实,可……自行处置!”

“末将,领命!”

张遵接过将印,转身便走,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。他的背影,决然而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