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寒门小神童 > 第224章 将万物放大千倍、万倍的镜筒

第224章 将万物放大千倍、万倍的镜筒(1 / 2)

“圣上可还记得臣献上的《格物·人身篇》?那只是对人体宏观的观察。而科学院要做的,是借助一种名为‘显微镜’的神器,去观察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,比一粒尘埃还要小上千万倍的微小世界。在那里,或许就隐藏着生与死的终极奥秘。”

“显微镜?”嘉靖帝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,“那又是何等神器?”

“一种能将万物放大千倍、万倍的镜筒。一滴水中,可见亿万生灵;一粒尘埃,可观山川脉络。”苏明理描绘着一个超乎嘉-靖帝想象的奇妙世界,“要制造此物,需要臣带领一批最聪慧的格物士,耗费大量时日,进行光学之理的研究与打磨。此等研究,短期内无法盈利,更无法直接生产出水泥、蒸汽机这样的实物。但一旦成功,它所能揭示的天地奥秘,其价值,将远超十座、百座金山!”

嘉靖帝彻底被说服了。

对他而言,没有什么比“长生”更有吸引力。如果说蒸汽机和水泥是强国敛财的“术”,那么这个“格物科学院”,就是通往长生大道的“道”。为了这个“道”,别说成立一个不盈利的部门,就是将整个内帑投入进去,他也在所不惜!

“准了!”嘉靖帝一锤定音,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狂热,“朕不但准你成立‘格物科学院’,朕还要给你最高的权限!从即日起,营造行所有收益,你可自行抽取三成,作为科学院的经费,不必向司礼监报备!”

“朕再给你一道手谕!”嘉靖帝越说越兴奋,直接对身后的黄锦下令,“笔墨伺候!”

黄锦不敢怠慢,立刻让小太监取来文房四宝。

嘉靖帝亲自挥毫,笔走龙蛇,写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手谕:

“格物科学院,奉旨成立,总领大明格物之学,凡科学院所需,天下官府、军民,皆需全力配合,不得有误!钦此!”

写完,他将手谕递给苏明理,语气中带着一种帝王的期许与命令:“苏明理,朕把这探索未知、寻觅长生大道的重任,就交给你了!你,万万不可让朕失望!”

“臣,领旨谢恩!”苏明理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手谕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。

他成功了。

他不仅为大明的未来,争取到了一个播撒科学火种的“自留地”,更重要的是,他将嘉靖帝对“长生”的偏执,成功地引导向了对基础科学探索的支持。

这是一个危险的平衡,但也是当下唯一可行的道路。

---

“格物科学院”成立的消息,以及嘉靖帝那道措辞严厉、授权极高的手谕,很快便传遍了朝堂。

如果说之前苏明理入阁拜相,还只是让文官集团感到了威胁,那么“科学院”的成立,则让他们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。

“格物之学,总领大明……”

“天下官府、军民,皆需全力配合……”
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分权,这是要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帝国体系之外,另立一个拥有无上特权,且完全由皇帝和苏明理掌控的“独立王国”!

严党残余势力、清流言官、甚至是以徐阶为首的部分革新派,都对此感到了极大的不安。

一时间,弹劾苏明理“恃宠而骄、霍乱朝纲”的奏疏,如同雪花般飞向通政司。

然而,这些奏疏无一例外,全都石沉大海,甚至连嘉靖帝的御案都到不了,就被司礼监给直接扣下了。

嘉靖帝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在对“显微镜”和“长生奥秘”的幻想之中,任何胆敢质疑苏明理和科学院的人,在他看来,都是阻碍他修仙大业的绊脚石。

对于这些外界的纷纷扰扰,苏明理一概不闻不问。

他拿到手谕之后,立刻在西山划出了一块最好的区域,开始着手兴建科学院的院址。他亲自设计图纸,要求所有的建筑都必须采用最高规格的水泥和钢材,防火、防潮、防震,确保所有珍贵的资料和仪器都能得到最妥善的保管。

同时,他也开始着手为科学院招募第一批研究员。

与营造行招募工匠不同,科学院招募的标准,严苛到了极致。

应招者,无需任何技艺,但必须通过一场由苏明理亲自出题的考试。

考试内容,匪夷所思。

没有四书五经,没有诗词歌赋。

取而代之的,是纯粹的数学和逻辑推理。

从简单的鸡兔同笼,到复杂的几何证明;从基础的算术,到初步的代数方程;还有大量考验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图形题、应用题。

这份考卷一出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

大明朝的读书人,穷经皓首,学的是“子曰诗云”,练的是八股文章,何曾见过这些“奇技淫巧”?

许多自诩才高八斗的举人、进士,兴冲冲地前来应考,结果面对试卷,抓耳挠腮,一个时辰下来,连一道题都解不出来,最终只能羞愤离场。

在第一天的考试中,前来应考的三百余人,竟无一人合格。

消息传出,朝野哗然。

“荒唐!简直是荒唐!”

“苏明理此举,是在羞辱天下读书人!”

“以算术之学取士,弃圣人教诲于不顾,此乃动摇国本之举!”

就连徐阶也坐不住了,他亲自来到西山,忧心忡忡地对苏明理说道:“明理,你这般做法,太过惊世骇俗了。数学固然有用,但岂能作为取士的唯一标准?你这是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,都推到了你的对立面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