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突破口(1 / 2)

他缓缓走到图纸前,用那支碳笔,重重地,敲击在那个巨大的金属锅炉之上。

“大哥,你看。”

“我们将水,注入这个密封的铁炉之中。”

“然后,在

“水开了,会变成什么?”

“水蒸气。”苏明德下意识地回答,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。

“对,是水蒸气。”苏明理的眼中,闪烁着一种,近乎于狂热的,知识的光芒,“一滴水,变成水蒸气之后,它的体积,会膨胀,超过一千六百倍!”

“一千六百倍!”苏明德倒吸一口凉气,这个数字,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
“当这股,膨胀了千百倍的力量,被我们,禁锢在这个,坚固的,密封的铁炉之中时,它会做什么?”苏明理的声音,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,“它会,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虎,疯狂地,想要冲出来!”

“而我们,只需要,为它,开一个小小的口子。将这股,强大到,足以掀翻屋顶的力量,引导出来,去推动这个活塞,带动这根连杆,转动这个飞轮……”

他用笔,在图纸上,飞快地,勾勒出一条,清晰的,动力传导路线。

“到那时,我们得到的,将是一股,源源不断的,只要有煤和水,就永不枯竭的……力量!”

“大哥,”苏明理抬起头,一字一顿地,说出了那个,即将改变这个时代的名字,“它的名字,叫作——蒸汽机。”

“它,才是我,为这个帝国,准备的,真正的,‘引擎’!”

苏明德,彻底呆住了。

他虽然,听不懂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,但他,听懂了苏明理话语中,那个最核心的,也是最恐怖的逻辑。

用火烧水,就能产生,一股,比牛马之力,比水力,都更强大的,力量?

这……这已经不是“格物”了。

这,简直是,传说中,那些上古方士,移山填海的……仙术!

他看着眼前,这个,正滔滔不绝地,向他讲解着一个全新世界的弟弟。

一股巨大的,无法言喻的陌生感和……恐惧感,涌上心头。

他忽然发现,自己,好像,从来,都没有真正地,认识过自己的弟弟。

从清河县的“宿慧神童”,到冀州府的“算无遗策”,再到京城里,这个,搅动了满朝风云,甚至,妄图用“火和水”,去驱动一个帝国的……“怪物”。

他的弟弟,究竟,是谁?

他的脑子里,装的,又到底,是一个怎样的世界?

“明理……”他艰涩地开口,声音,都有些变了调,“你……你说的这些,真的……真的能造出来吗?”

“能。”苏明t理的回答,斩钉截铁。

“但是,很难。”他的话锋,又是一转,脸上,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,“非常难。”

“它的难,不在于原理。它的原理,其实很简单。”

“它的难,在于‘材料’,和‘精度’。”

他指着图纸上的锅炉和汽缸,解释道:“要承受住水蒸气那恐怖的压力,我们需要能制造出,绝对耐高压、不漏气的大型锅炉。这,对我们冶炼部的钢铁质量和铸造工艺,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。”

“而活塞与汽缸之间,必须做到,严丝合缝。其间隙,不能超过……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。否则,蒸汽就会泄露,动力就会损失大半。这,对我们木工部……不,现在应该叫‘精密机械部’了,对他们的切削、打磨工艺,同样,是一个,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”

“最关键的,”苏明理深吸一口气,“是安全。一个控制不好,这个大家伙,就不是引擎。而是一个,足以将方圆十丈之内,都夷为平地的,大炸弹。”

苏明德听得是心惊肉跳,冷汗直流。

他终于明白,为什么,弟弟说,这是他们,能否活下去的,唯一依仗了。

因为,这件事的风险,实在是,太大了!

一旦失败,不仅,会浪费掉,海量的,宝贵的资源和时间。

更可能,会造成,一场,无法挽回的,灾难性的事故!

到那时,他们,根本不需要严党动手。

一个“耗费巨资,造出无用妖物,更伤及无辜性命”的罪名,就足以,让他们,万劫不复!

“那……那你还要做?”苏明德的声音,带着一丝哀求。

“必须做。”苏明理的眼神,没有丝毫的动摇。

“因为,只有它,才能,真正地,解决我们眼下,所有的问题。”

“只有它,才能,让‘水泥’的生产,摆脱对人力、畜力的依赖,实现,大规模的量产。”

“只有它,才能,为我们的‘标准尺’,提供,最精密的,加工母机。”

“也只有它,才能,在半年之后,真正地,为圣上,为内帑,为这个帝国,源源不断地,创造出,我们所承诺的,那,百万财富!”

“大哥,”苏明理走上前,按住兄长那微微颤抖的肩膀,眼神,变得无比的,坚定,“我们,已经没有退路了。”

“从我,立下那个军令状开始,我们就已经,坐上了一辆,只能前进,不能后退的,疯狂的战车。”

“而这台蒸汽机,就是,为这辆战车,提供动力的,心脏!”

“它,必须,也一定,会在我们,坠下悬崖之前,被制造出来!”

西山之会后的京城,表面上,陷入了一种,前所未有的平静。

苏明理,这位新晋的太子少师,格物总局督办,并没有像所有人预料的那样,立刻走马上任,入值文渊阁,参与机务。

他,仿佛,从京城的政治舞台上,消失了。

他将自己,和那三百名格物士,彻底地,锁在了,那个,已经被禁卫军和东厂番子,围得如铁桶一般的,神机营旧址之中。

没有人知道,里面,在发生着什么。

人们,只能偶尔,在深夜,看到,有巨大的浓烟,从那几座,被改造过的高炉烟囱里,冲天而起,将半个夜空,都映得通红。

也能偶尔,听到,从那高墙之内,传出的,奇怪的,金属撞击声,和,不知名机械的,轰鸣声。

格物总局,成了一个,京城里,最神秘,也最让人忌惮的,禁地。

而另一边,西苑的营造工程,则在工部尚书张纶,和司礼监的联手之下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轰轰烈烈地,展开了。

数以万计的“营造义工”,从京城,乃至周边州府,蜂拥而至。

西山脚下,临时搭建起了,连绵数里的工棚。

格物总局,派出了第一批,由孙思邈带领的“技术指导队”,开始向这些工匠,传授,如何配比、搅拌、浇筑“水泥”的,基本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