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寒门小神童 > 第208章 分!毫!未!差!

第208章 分!毫!未!差!(2 / 2)

陈洪连滚带爬地,朝着宫城的方向,狂奔而去。他只觉得,自己的心脏,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。

他知道,一场前所未有的,足以颠覆整个大周朝堂格局的,巨大风暴,即将来临!

而风暴的中心,就是那个,站在夕阳之下,身形瘦小,却仿佛能将整个天地,都踩在脚下的……八岁孩童。

这一夜,京城无眠。

两股截然不同,却又同样迅猛无比的力量,如同两条在地底潜行的巨龙,搅动着这座庞大帝都的每一个神经末梢。

一股力量,源自苏府。

当苏明德带着苏明理的亲笔手令,和一脸掩饰不住的狂喜,冲进《京师快报》位于南城的总号时,整个报社,都沸腾了。

“快!快!都别睡了!督办大人有令!出号外!连夜出号外!”

苏明德的声音,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,但他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,却让每一个昏昏欲睡的报社编辑和抄书先生,都瞬间清醒了过来。

“号外?”报社的总编,一个名叫柳七的落魄秀才,连忙迎了上来,“大掌柜,出什么事了?难道是……北边鞑靼又入关了?”

在他有限的认知里,只有这种军国大事,才配得上“号外”这两个字。

“比那……比那重要一百倍!”苏明德一把握住他的胳膊,将他拖到一边,压低了声音,用一种近乎于传达神谕的语气,将西山之上发生的一切,简略地说了一遍。

从“点土成石”的水泥,到“万世不易”的神尺。

柳七,这位自诩读过几本书,见过些世面的总编,听得是瞠目结舌,如闻天书。

他的第一反应,不是激动,而是……怀疑。

“大……大掌柜……您……您没喝多吧?”他结结巴巴地问道,“这……这事儿,听着,怎么比《封神演义》里,姜太公点石成兵,还要玄乎?”

“玄乎?”苏明德眼睛一瞪,将苏明理写给他的那份手令,直接拍在了柳七的脸上,“你自己看!这是督办大人的亲笔!上面写得清清楚楚!明日,圣上,将亲临西山!满朝文武,都要去观礼!这还能有假?!”

柳七颤抖着手,接过那份手令。当他看到那熟悉的,铁画银钩般的字迹,和文末那个不容置疑的命令时,他浑身的血液,都“轰”的一下,涌上了头顶。

是真的!

这一切,竟然,都是真的!

他,作为一个执掌着大周朝唯一一份“报纸”的总编,瞬间,就明白了这背后,蕴含着何等恐怖的新闻价值和政治意义!

“快!快!”他再也顾不上什么体面,对着整个报社,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咆哮,“所有人都动起来!活字排版的师傅,把最好的字模都给我找出来!雕版师傅,连夜给我刻图!我要将那‘水泥’和‘神尺’的样子,刻得清清楚楚!所有的抄书先生,都别写什么狗屁的《狄仁杰》了!今晚,你们只有一个任务!”

他拿起苏明理的手令,高高举起,如同举着一道圣旨。

“就以这份手令为蓝本,给我写!用你们这辈子,能想到的,最华丽,最震撼,最能让全京城百姓都看得懂的词句,去描绘这两件神器的诞生!”

“我要,明日天亮之时,让每一个京城百姓,从王公贵族,到贩夫走卒,都知道!我大周,天降祥瑞!格物总局,炼出了足以改天换地的……仙物!”

整个《京师快报》总号,瞬间,就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。

灯火,将半条街都照得亮如白昼。

印刷机“嘎吱嘎吱”的轰鸣声,彻夜不息。

无数的报童和发行人员,被从睡梦中叫醒,他们看着那一份份,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,标题用血红色大字印刷的“号外”,都激动得浑身颤抖。

他们知道,明日,他们手中拿着的,将不再是一份一文钱的报纸。

而是一道,足以引爆全城的……惊雷!

另一股力量,则源自紫禁城的深处,司礼监。

黄锦,在送走了几乎是连滚带爬的陈洪之后,便再也没有合眼。

他将自己,关在签押房内。

桌案上,没有奏章,没有公文。

只有,苏明理的那份,“营造新法”。

他已经,将这份薄薄的计划书,来来回回,看了不下二十遍。

每看一遍,他心中的震撼,便加深一分。每看一遍,他对自己这场豪赌的信心,也便坚定一分。

“来人。”他对外唤道。

冯保,立刻推门而入。他同样一夜未睡,眼眶下,带着淡淡的青黑色,但眼神,却异常明亮。

“干爹,都安排好了。”他躬身禀报道,“司礼监十二监,四司,八局,所有能调动的管事牌子,都已在宫门外候命。东厂那边,曹提督也亲自点了三百名番子,随时可以出动。”

“好。”黄锦点了点头,脸上,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,“还不够。”

“还不够?”冯保一愣。如此大的阵仗,几乎是司礼监和东厂,能动用的,一半的力量了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“帮忙”,这是要……打仗的架势啊。

“去,再跑一趟。”黄锦的眼神,如同暗夜里的毒蛇,闪烁着幽冷的光芒,“你去一趟……锦衣卫北镇抚司。”

“锦衣卫?!”冯保大惊失色,“干爹!锦衣卫,向来只听圣上一人调遣,与我们东厂,更是……更是势同水火!那指挥使陆炳,是出了名的不通人情!我们……”

“咱家知道。”黄锦打断了他,“咱家,也不需要他陆炳帮忙。”

“咱家要你,去见一个人。”

“谁?”

“沈炼。”

“沈炼?”冯保的眉头,紧紧皱了起来。这个名字,他有印象。不就是当初,严嵩派去清河县,调查苏明理,最后却无功而返的那个千户吗?

“对,就是他。”黄锦的嘴角,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弧度,“你什么都不用说。你只需要,将咱家这块腰牌,交给他。”

黄锦从腰间,解下一块刻着“掌印”二字的,紫金腰牌。

“然后,你再替咱家,给他带一句话。”

“就说,‘清河县的故人,在西山,备下了好戏。请他,带着他的人,去看一场,真正的,点石成金’。”

冯保,彻底糊涂了。

他完全不明白,黄锦葫芦里,卖的是什么药。

一个失势的锦衣卫千户,能起什么作用?

但是,出于对黄锦的绝对信任,他没有多问,只是接过腰牌,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是,干爹。儿子,这就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