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还未亮,苏府门前那条僻静的胡同,便已是车水马龙。
前来拜谒的官员,送礼的管家,络绎不绝,几乎将整条胡同堵死。从内阁学士的门生,到六部主事的亲信,甚至还有几个挂着严党标签的官员,都换上了便服,悄悄前来。
这些人,有的是真心想结交这位天子近前的“苏先生”,有的是来刺探虚实,更多的,则是纯粹的政治投机。
苏明德按照弟弟昨夜的嘱咐,将所有礼物,都一一登记在册,然后,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。
他只说一句话:“家弟有言,他只是一介格物士,于西苑清修,不问朝堂之事,不敢与外官结交,各位大人请回吧。”
这番滴水不漏的说辞,让那些想攀关系的人,无计可施。
但真正的考验,来自府内。
皇帝赏赐的仆役中,鱼龙混杂,不知有多少双眼睛,是各方势力安插进来的眼线。
苏明德没有急着清理。
他只是颁下了第一条,也是唯一一条府规:
“苏府之内,各司其职,恪尽本分。若有饶舌、窥探、私传消息者,无论主仆,一律送交顺天府,按‘窥伺禁苑’之罪,论处。”
“窥伺禁苑”,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!
苏明德用最朴实的话,说出了最严酷的律法。他将府内的纪律问题,直接上升到了与皇宫安全等同的高度。
这一招,敲山震虎。
那些原本还存着别样心思的仆役,瞬间噤若寒蝉。
处理完府内外的纷扰,苏明德换上了一身最不起眼的布衣,从后门悄然离开,独自一人,钻进了京城最繁华的集市之中。
他没有去拜访任何官员,也没有去联络任何商号。
他就那么走着,看着,听着。
他去药材铺,看哪家药材最地道,听郎中们议论最新的医案。
他去铁匠铺,看哪家师傅手艺最高,听匠人们抱怨官府的盘剥。
他甚至在算命的摊子前,一坐就是一个时辰,只为听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,吹嘘各地的奇闻异事。
他像一块海绵,疯狂地吸收着这个京城,最底层,也最真实的信息。
他知道,弟弟需要的“尖刀”,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。
他需要时间,去找到他们,去甄别他们,去将他们,一一收入囊中。
傍晚,当苏明理带着一身疲惫回到苏府时,苏明德已经备好了简单的晚饭。
没有山珍海味,只有两碗白粥,几碟清淡的小菜。
这是苏明理亲手写在“排毒食谱”上的第一餐。他要求皇帝做到的,他自己,首先要做到。
兄弟二人,相对而坐。
“宫里,还顺吧?”苏明德问道。
“已经稳住了。”苏明理喝了口粥,暖意流遍全身,“大哥呢?外面风大吗?”
苏明德笑了笑,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透着一股沉稳的自信。
“风,是被我关在门外了。”
“不过,我今天在集市上,倒是听到了一个,关于咱们清河县的,有趣的消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