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言一出,内阁之中,顿时一片沉寂。
谁都听得出,严嵩此举,看似稳妥,实则暗藏杀机。
按察使司核实“物”,锦衣卫调查“人”。双管齐下,看似公允,但锦衣卫是何等所在?那是皇帝的爪牙,是诏狱,是血腥!让锦衣卫去查一个年仅八岁的秀才,这本身,就是一种极度的不信任,甚至是一种潜在的威胁!
徐阶的眉头,紧紧地皱了起来。
他与严嵩,政见不合,明争暗斗多年。他立刻就嗅到了严嵩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。
严嵩,这是不相信,或者说,是不愿意相信,这份泼天的功劳,会出自一个与他毫无关联,甚至隐隐与自己(徐阶)这边有所牵连的少年身上!
他这是要“摘桃子”!
如果查出苏明理背后“另有高人”,那这份功劳,便可以从苏明理身上剥离,安到任何一个他想安的人身上!如果查不出,那锦衣卫的“调查”,也足以让这个苏明理,脱一层皮,让他明白,谁才是这个朝堂,真正的主人!
“首辅大人,”徐阶沉声道,“锦衣卫乃天子亲军,职在缉捕叛逆,侦查大案。用之于调查一位有功于国的少年秀才,是否……有失妥当?恐寒天下士子之心啊。”
“哦?”严嵩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,“徐阁老此言差矣。正因事关国本,才需动用雷霆手段,以辨真伪。若那苏明理当真心思纯正,为国为民,锦衣卫走一趟,不过是还他一个清白。他若心中有鬼,那正好,为朝廷揪出一名奸佞。何来不妥?”
一番话,说得冠冕堂皇,滴水不漏。
徐阶一时语塞。他知道,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,他无法反驳严嵩这个看似“稳妥”的决定。在内阁之中,严嵩的权势,依旧无人能及。
“便依首辅大人之意。”最终,徐阶缓缓点头,但他的眼神,却变得无比深邃。
他将“苏明理”这个名字,以及“清河县”,深深地刻在了心里。他知道,自己或许该做些什么了。
一场围绕着苏明理和他的“水转翻车”的巨大风暴,已经在紫禁城的最高层,悄然酝酿。
两拨人马,一明一暗,正带着截然不同的目的,朝着那个平静的县城,疾驰而去。
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苏明理,对此还一无所知。他此刻,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家大哥,将第一期《致知旬刊》,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前来购书的学子手中,看着他们脸上,那由最初的不屑,转为惊讶,最终化为沉思的精彩表情。
他种下的另一颗种子,也开始发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