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氏则将全部的精力,都投入到了对小孙子苏启明的教育上。她不再满足于普通的启蒙,而是听从苏明理的建议,为小启明请来了县里最好的女先生,教他读书识字的同时,也教他礼仪规矩。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:“咱们苏家,如今是士绅门第了,可不能再出个泥腿子。”
王氏,这位勤劳能干的长媳,则成了苏家当之无愧的内务总管。她不仅将家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,更在苏明理的鼓励下,开始学习看账本。她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,很快便能协助苏明德,处理致知堂一些简单的财务往来。
一家人,各司其职,各有所长,整个家族,如同一架精密的机械,开始高效而又和谐地运转起来。
这一日,苏明理正在书房看书。
一个怯生生的声音,从门口传来。
“二……二叔。”
是他的小侄儿,苏启明。
苏启明抱着一本《三字经》,小脸上满是困惑:“二叔,女先生教我‘子不学,非所宜。幼不学,老何为’。可是……可是我不想像二叔一样,整天坐在屋里看书,太闷了。”
苏明理放下书,笑着朝他招了招手:“那启明想做什么?”
苏启明跑到他身边,小脸上满是向往:“我想去格物院!我想跟明宇叔叔一样,造那么大的水车!好好玩!”
童言无忌,却让苏明理的心,微微一动。
他看着侄儿那双清澈的、充满好奇的眼睛,仿佛看到了无数未来的可能。
他笑了笑,摸着侄儿的头,轻声说道:
“好。那从明天起,二叔除了教你读书,也教你,认识这个世界,到底是什么样子的。”
他知道,他为之奋斗的那个“新时代”,或许,就要从这个对“玩”充满渴望的孩子身上,真正地开始。
而就在此时,千里之外的京城,一匹快马,正驮着赵德芳的那份奏疏,冲破了皇城的晨雾,直奔紫禁城而去。
一场更大的风暴,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