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> 第144章 两界融合的预兆——秩序规则的序章

第144章 两界融合的预兆——秩序规则的序章(2 / 2)

毕邪拿起冥界法典和守陵戒律,将两者的封面贴在一起。奇妙的是,黄泉纸与青铜竹简接触的地方,竟生出淡金色的纹路,像藤蔓般缠绕,将“轮回”与“守陵”两个词连在了一起,形成一个全新的符号。

“以‘守护’为根。”毕邪的声音在议事厅里回荡,“无论是冥界法典还是守陵戒律,最终目的都是‘护亡灵安宁,护文脉永续’。规则的制定,必须围绕这一点。”

四、《大盗墓世界秩序草案》

接下来的三个月,专家团在神殿召开了二十七次会议,从晨光熹微到星斗满天,羊皮卷上的字迹越来越密,最终汇成了厚厚的《大盗墓世界秩序草案》。每一条规则都经过两界代表的争论与妥协,墨迹里既掺着冥界的朱砂,又混着盗墓世界的青铜锈,像两界文明的结晶。

第一章:亡灵与古墓的归属

- 自然死亡、无执念的亡灵,由冥界阴差接引,按鬼灯世界法则入轮回;若亡灵生前与古墓有渊源(如守陵人、工匠),可自愿滞留墓中,成为“守陵灵”。

- 因盗墓、殉葬产生的执念体(血尸、禁婆等),拥有两种选择:入鬼灯世界的“净化池”消解戾气,重入轮回;或签订“双界守陵契约”,成为古墓的“守护灵”,但需立誓“不扰生人,只防盗贼”,契约由冥界判官与守陵人首领共同见证。

- 古墓群按“能量核心”划分三区:以生死界碑为核心的“冥界区”,尊冥界法典;以终极守陵阵为核心的“守陵区”,循守陵戒律;两区之间设“缓冲带”,由两界各派三名代表共同管理,遇争议时以“守护”为最高原则裁决。

第二章:盗墓行为的规范

- 严禁私人盗墓,所有古墓探索需向“两界联合考古队”申请,获批后发放“双界通行证”——正面是鬼灯世界的“阴界准入符”,背面是盗墓世界的“探墓令”。

- 考古队必须配备“双界顾问”:一名来自鬼灯世界,精通镇魂、驱邪、与亡灵沟通;一名来自盗墓世界,擅长辨机关、识煞气、解读古墓符号。两者需共同签署“责任状”,确保不破坏文物、不惊扰亡灵。

- 出土文物分三类处理:

1. 有亡灵附着的殉葬品(如带主人执念的玉佩、兵器),由冥界判官净化后,移交“双界博物馆”,标注“亡灵安息之地”,禁止触摸;

2. 历史文物(如竹简、青铜器),由联合考古队登记存档,副本向两界公开展览,原件存入“地脉宝库”,受守陵阵与冥界法则双重保护;

3. 危险物品(如尸蹩卵、邪术法器),由双界顾问共同封印,存入“禁忌仓库”,钥匙分别由两界掌管,需同时在场才能开启。

第三章:冲突解决机制

- 设立“两界仲裁庭”,由冥界判官、守陵人首领、毕邪组成,任期十年,负责仲裁两界因法则差异产生的纠纷。仲裁时需同时参考冥界法典、守陵戒律,若两者冲突,以“最小伤害原则”裁决。

- 若出现“煞气暴动”或“亡灵失控”,立即启动“双界净化仪式”:鬼灯世界的巫师念往生咒,引导戾气向净化池流动;盗墓世界的守陵人燃艾草、敲镇魂铃,稳固地脉,双法需同步进行,误差不得超过三息。

- 违规者按情节轻重处罚:

1. 轻度违规(如擅自触摸文物、惊扰低阶亡灵),剥夺“双界通行证”,罚抄《守陵戒律》与《冥界法典》各一百遍;

2. 重度违规(如私盗文物、破坏古墓结构),投入“两界囚笼”——一处位于空间夹缝的特殊区域,既受冥界“时间停滞”法则约束,又受守陵阵“煞气囚困”影响,刑期按两界时间叠加计算;

3. 恶性违规(如释放凶性亡灵、引发煞气风暴),废除其跨界权限,其灵魂将被镇魂链锁住,永世守墓,不得入轮回。

苏晴在抄写草案时,特意在“守护灵”一条旁画了个胖乎乎的图标:一个戴着判官帽的血尸,正举着青铜剑和阴差击掌,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“合作愉快”。“这样它们就不会打架啦!”她举着草案给毕邪看,眼睛亮晶晶的,“你看,守护灵和阴差还能一起巡逻,一个管亡灵,一个管活人,多好!”

阿宁则在“冲突解决机制”后加了页附录,画满了各种“双界工具”设计图:能发射朱砂弹和麻醉针的“双界能量枪”、能同时检测煞气和阴气的“复合探测器”、甚至还有“亡灵翻译器”——据说能把尸蹩的“嘶嘶”声翻译成“这里有危险”。

当冥界判官在黄泉殿用判官笔签下名字,守陵人首领在长白山用精血按上指印,两份草案副本同时亮起金光,化作两道流光飞向神殿。监测仪上的青红两色光带彻底交融,凝成一道稳定的金色光流,在屏幕上投射出四个大字:“规则初成”。

五、序章之后的“新故事”

草案生效的第一个月,就像一场及时雨,浇灭了两起即将燎原的“冲突火星”。

鬼灯世界的枉死城出了件麻烦事:一批战死的古代士兵执念太深,不愿入轮回,吵着要“找地方继续守关”,甚至打伤了劝诫的阴差。判官想起草案里的“守陵灵”条款,带着士兵们去了刚与盗墓世界重叠的“混合古墓”——那是一座一半在黄泉、一半在云顶天宫的奇特陵墓。士兵们看到古墓的断墙,突然安静下来,对着残垣行了个军礼。最终,他们签订了“守陵契约”,成了古墓的“守门灵”。如今去那古墓的考古队都说,夜里能听到整齐的脚步声,像千军万马仍在守着一道看不见的关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