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半生守关,一世心安(2 / 2)

她甚至去求过那些“高人”,得到的答案却只有一个:

“他天生无灵根,无缘修仙,强求无益。”

那一夜,她坐在西山的山巅,望着漫天星辰,第一次为自己的修仙者身份感到无力。

她能挡得住西箫的弯刀,能守得住西门关的城门,却改不了他是凡人、注定短寿的命运。

后来,她不再强求,只是尽己所能地护他周全,让他在有限的岁月里过得舒心安稳。

她为他调理身体,为他挡去明枪暗箭,陪他守着这边关,把每一天都过得格外珍惜。

杨成交自然知道她的付出。

那些年,她频繁外出,归来时常常带着一身疲惫,他虽不懂修仙之事,却也明白她是为了他。

他从没有抱怨过自己不能长生,只是更加珍惜与她相守的时光。

“咳……咳咳……”

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两人的思绪,杨成交弯着腰,咳得浑身发抖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

樊铁英连忙轻抚他的后背,眼中满是担忧:“是不是风大了?咱们回去吧。”

杨成交摆了摆手,缓了好一会儿才止住咳嗽,他望着樊铁英,眼神忽然变得格外清明:

“铁英,前……前些日子,我翻出了当年我爹递来的信。”

樊铁英心头一沉。

老爷子早在那次以高龄出使邻邦,归来后没多久,便因年迈油尽灯枯离世了。

那年也是他们父子最后一次见面,老爷子临终前的遗言:

“成交,守好边关,守好百姓,也守好自己的心上人,爹放心。”

“老爷子……走的时候,很安详。”

杨成交的声音带着哽咽:

“他说……他这辈子,最骄傲的……就是有我这个儿子,最庆幸的……就是认了你这个儿媳。”

当年那个吹胡子瞪眼、怒斥女子执兵“乱纲常”的老顽固,到了晚年,早已彻底接纳了樊铁英。

他常对人说:“我杨家能得铁英这样的儿媳,是三生有幸。”

临终前,还特意把自己珍藏的兵书全部送来西门关,给他们留作念想。

樊铁英的眼眶微微泛红,她轻轻擦掉杨成交眼角的泪痕,声音温柔:

“我知道,老爷子一直都疼你,也疼我。”

夕阳西下时,樊铁英扶着杨成交慢慢走下城楼。

余晖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一个佝偻苍老,一个挺拔依旧,却紧紧依偎在一起,像是一幅定格了五十年的画。

回到将军府后的小院,院子里的野葱花开得正盛,那是樊铁英当年从西山寨移栽来的,五十年来,年年开花,香气依旧。

墙角的葡萄架早已枝繁叶茂,是杨成交年轻时亲手栽下的,如今依旧能结出甜美的果实。

樊铁英扶杨成交坐在院中的石桌旁,给他端来一碗温热的羊汤,配着刚烙好的葱花饼。

这是他吃了一辈子的味道,盐味依旧稍重,却是他最爱的滋味。

杨成交拿起筷子,颤巍巍地夹了一块饼,慢慢送进嘴里,吃得格外香甜。

他看着樊铁英,忽然开口:“铁英,能……能与你……相伴五十载,我……我此生无憾。”

樊铁英握着他的手,指尖传来他微凉的体温,她眼眶一热,强忍着泪水,笑着点头:

“我也是。”

“当……当年我拒绝兵部尚书之位,回京都……却要你一直跟我在这边关,可……可有怨言?”

杨成交忽然想起什么,又问了一遍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。

樊铁英噗嗤一声笑了,抬手轻轻刮了刮他的鼻尖:“与你……相伴,何怨之有?”

五十载风霜雨雪,五十载边关相守,他们一起抵御过西箫的入侵,

一起赈济过流离的灾民,一起看过城楼上的日出日落,一起尝过生活里的酸甜苦辣。

他放弃了京都的繁华富贵,她舍弃了遁世修仙的大道,只为守着彼此,守着这西门关。

杨成交望着她含笑的眉眼,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满足。

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,凡人的寿命终究有限,相守五十载已是上天垂怜。

他唯一遗憾的,是不能陪她更久。

樊铁英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她握紧他的手,轻声道:

“别想太多,能陪你一辈子,我已经很满足了。”

夜色渐浓,星光点点。

杨成交靠在樊铁英的肩头,听着她平稳的呼吸,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,渐渐闭上了眼睛。

他的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,像是睡着了一般。

樊铁英抱着他,一动不动,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。

她知道,他走了,在他们相守的第五十个年头,在这片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土地上,安详地离开了。

她没有哭,只是静静地抱着他,直到朝阳升起,照亮了整个小院。

后来,樊铁英依旧守着西门关。

城楼上的旌旗依旧猎猎作响,关外的风沙依旧年年掠过,只是巡关的队伍里,少了一个佝偻的身影。

有人问她,守着这边城,不孤单吗?

她望着关外的草原,想起那个陪了她五十年的老将军,想起小院里的葱花饼,想起城楼上的朝夕相伴,轻声道:

“不孤单,他在这儿,我也在这儿。”

她知道,他的精神早已融入了这西门关的每一块砖石,每一寸土地。

而他们相守的五十年,那些深情与陪伴,那些坚守与成全,

早已化作最温暖的光,照亮她往后漫长的修仙路。

凡人的寿命虽短,却能把日子过成永恒。

这不是悲剧,是凡人与仙者,跨越五十年光阴,最深情的告白,最圆满的成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