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们还是同乡呢,他居然好意思来欺负人!”
“我打小就觉得他心眼不正,果然没看错!”
高大有叹口气道:
“好了,别抱怨了,咱们再找个能落脚的地方。”
高小妹点点头,可目光扫过那几个比自己还小的孩子,也跟着犯了愁。
她哥哥高大有在这群孩子里年纪最大。
今年也才十三岁,剩下的几个孩子,最小的才七八岁。
这些孩子,要么是家里人饿死了。
要么就是来京都的路上,被京城守卫撵得跟家人走散了。
他们刚来那会儿,就被守卫撵过好几次。
高小妹看着这些刚受到惊吓的孩子们,蹲下身安慰了起来。
扯了扯最小那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孩子的衣角,声音软了些:
“别怕,我们再找个地方,今天晚上肯定能找到住处。”
那孩子怯生生地攥紧她的袖口。
没说话,只点了点头,眼眶里还含着没掉下来的泪。
高大有望着天色,日头已经西斜,现在刚到春天,风里还夹带着一些凉意。
吹在孩子们单薄的衣服上,几个小的忍不住缩了缩脖子。
他皱着眉往远处望——再往前面走,便是京郊佃户们种的田。
每个田头都只有一间破草屋,那是佃户自家人落脚的地方。
他们这群外来的难民,人家躲都来不及,哪里会收留?
回头想想,刚才负气离开的那座荒废道观。
现在肯定也被别的难民占了,回去也是白跑一趟。
难道今天晚上真要露天歇着?
这么冷的天,孩子们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。
要是再吹一晚上寒风,保不齐就得冻出病来。
他越想越急,忍不住挠了挠头,目光在四周扫来扫去。
忽然瞥见不远处有好多人围在一起。
现在也没地方去,高大有想了想,跟妹妹说道:
“走,我们过去看看。”
高小妹点了点头,她也看到了那边聚集的好多人,看起来大多也都是难民。
就这样,高大有带着几个孩子刚靠近些,就见两个汉子从人群里挤出来。
头前那个没走两步先啐了一口,满是怨气地往远处走,嘴里还不停抱怨道:
“这哪是招佃户啊,分明是招冤大头!”
“这也管那也管,种出来的粮食连自己都做不了主,这不就是白打工吗?”
“只能落个饱,剩下的全得交给东家!”
跟在他身后的另一个汉子,也在旁边跟着骂:
“就是!看着那小道长挺和善的,没想到心这么黑!”
“这佃户谁爱当谁当,咱可不去当那冤大头!”
这二人的话,一字不差飘进了高家兄妹耳里。
高大有眼睛倏地亮了——虽说那汉子骂得难听。
但“佃户”二字像根救命稻草,至少能有个住的地方。
还能靠种地换口饭吃,总比带着孩子们在外头挨饿受冻强。
他攥了攥拳头,脚就忍不住往人群那边挪了半步。
一旁的高小妹把他的反应看得明明白白,心里既犯愁又有些期待。
她知道那差事听着就憋屈,粮食大半要交出去。
可转念一想——他们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。
孩子们早饿空了肚子,能有个“差事”已是奢望。
她轻轻伸手,把掌心贴在哥哥的肩膀上,声音压得低低的,带着点鼓励的颤声:
“哥哥去吧!”
“说不定……说不定今天咱们就有地方住了,孩子们也能吃上口热的。”
高大有回头看了看妹妹,又扫了眼身后缩成一团的孩子。
最小的那个正睁着大眼睛望着他,眼里满是依赖。
他深吸一口气,拍了拍妹妹的手:
“你在这儿看着孩子们,我去问问情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