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使团入京都(1 / 2)

西箫使团的车队自官道尽头蜿蜒而来。

初时只是尘烟中模糊的黑点,转瞬便如一条移动的黑色长龙。

浩浩荡荡碾过青石板路,车辕滚动的“吱呀”声连带着马蹄踏地的“嗒嗒”声交织在一起,震得空气都似在微微震颤。

最前的是几辆高大战车,车轮裹着厚铁,碾过路面时溅起细小石子。

车厢用黑铁与硬木打造,表面雕刻着草原特有的狼头纹。

狼眼处镶嵌的铜钉在日光下泛着冷光。

战车后跟着十来辆乌木马车,车厢两侧挂着西箫部落的图腾——赤焰雄鹰旗。

风一吹,旗帜猎猎作响,鹰爪处的金线绣纹格外醒目。

再往后,是数十名骑兵,他们身着鞣制的兽皮甲。

甲胄边缘磨出了毛边,却更显剽悍,腰间的草原弯刀刀鞘上缠着红绸。

随着马匹的起伏轻轻晃动,整支队伍透着一股来自草原的粗粝与威严。

车队缓缓停在大武京都城南门门口。

前段时日被轰毁的城门还在修复。

不过只是几队工匠搭着木架,用黄泥填补墙砖缝隙。

见使团到来,工匠们下意识停下手中活计,偷偷抬眼打量,又飞快低下头去。

鸿胪寺寺卿郗大人站在最前面,他身着藏青色官袍,领口绣着精致祥云纹。

许是站得久了,袍摆沾了些尘土,却丝毫不影响其姿态。

背脊挺得笔直,像根绷紧的竹竿,脑袋微微扬起。

目光越过人群,死死盯着使团来的方向。

直到那面赤焰雄鹰旗清晰映入眼帘,他脸上的严肃瞬间褪去。

眼角眉梢都堆起笑,原本挺直的腰杆悄悄弯了些。

脚步轻快地往前迎,走得急了,官帽都跟着微微晃动。

郗大人身后跟着十来个鸿胪寺官员,有主事,有员外郎。

一个个穿着品级不等的官袍,见上司动了,也连忙跟上。

有人还悄悄理了理褶皱的衣摆,脸上堆着程式化的笑容。

唯有两个少年站在人群末尾,没跟着上前。

左边那个少年穿的紫色龙纹衣袍有些显旧,领口处的金线都磨得发暗。

可他站姿挺拔,双手背在身后,下颌微抬。

明明只是个少年,却透着一股不容轻视的沉稳。

眼神扫过使团时,没有丝毫谄媚,只有几分平静的审视。

右边那个少年则截然不同,他的紫色龙纹衣袍崭新发亮。

领口还镶着一圈雪白的狐裘,可偏偏用一块玄色黑布蒙住了眼睛。

他微微侧着头,似乎在听周围的动静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,脚步没动。

却悄悄往旁边挪了半寸,与上前的官员群体拉开了更明显的距离。

使团那边,最前面的四个统领没动。

他们骑着清一色的乌骓马,马匹高大健壮,马鬃被梳成辫子。

系着红色绳结,马蹄踏在地上,稳稳当当,没有丝毫躁动。

四个统领都穿着黑色皮甲,甲片上泛着冷光,腰间的草原弯刀斜挎着。

刀柄是用兽骨做的,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,刀鞘擦得光亮。

左边第一个统领眉头拧成一个“川”字,嘴唇抿成一条直线。

目光扫过郗大人时,像在看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。

眼神里满是不屑,连眼皮都没抬一下。

第二个统领微微低头,用草原话跟身边人说了句什么。

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说完后,依旧保持着严肃的表情。

目光落在城门方向,仿佛郗大人的迎接根本入不了他的眼。

第三个统领则更直接,他干脆侧过身,伸手拍了拍马脖子,动作粗鲁。

眼神扫过鸿胪寺官员时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。

那笑容里满是“你们这些文官也配来迎我们”的意味。

第四个统领最沉默,他只是直挺挺地坐在马背上,紧紧守着中间那辆乌木马车。

四个统领没有一个下马,就那么高高地骑在马背上,低头看着迎上来的郗大人。

那姿态,像是在俯视脚下的蝼蚁。

郗大人却好像见怪不怪,脸上的笑容不仅没淡。

反而更浓了些,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。

他止步于马腹三尺外,微躬身、袖拢双手,声虽洪亮却透着刻意的谦卑:

“欢迎来自草原的西箫贵客们,一路辛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