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卜缘(1 / 2)

“三娃子来了,快里面进,那丫头在屋里绣花呢,婶子去给你喊!”

王婶手里还攥着刚择了一半的青菜。

见李子游站在院门口,脸上的褶子立刻堆成了花,热情地招呼着。

“婶子,且慢。”

李子游连忙摆手打断开口说道:“其实……我是特意来找您的。”

王婶一愣,把青菜往竹篮里一放,疑惑地眨了眨眼:

“哦?特意来找我的?”

李子游上前一步,弯腰行礼道:

“婶子,我那两个姐姐的事,您是知道的。”

“过几日我就要出趟远门,少说也得三年五载。”

“丫儿姐的心意,我……我都明白,可总不能让她再耽搁这么久啊。”

“这……”

王婶脸上的笑倏地僵住,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。

她哪能不明白?

眼前这娃子为了救姐姐,独自在后山熬了六年。

自家闺女的心思她看在眼里,可哪能为了私情,拦着人家去救人?

喉间堵得发慌,半晌才叹了句:“你这娃……也是苦命。”

话音刚落,里屋忽然传来“哗啦”一声。

原是王丫儿听见动静,攥着绣花绷子就想往外跑。

听见这话脚步骤然顿住,怀里的竹笸箩没拿稳。

针线、顶针、半截绣了一半的帕子撒了一地。

李子游和王婶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。

王丫儿慌忙别过脸,用袖口狠狠抹了把眼。

再转过来时,嘴角扯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:

“三娃子来了?快……快进来坐。”

“丫儿姐,你出来得正好。”

李子游的声音低了几分,目光在她泛红的眼尾上顿了顿,又迅速移开:

“有件事我想了很久,正好王婶在,也能帮咱俩做个见证。”

他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:

“弟这趟出门,归期真的没个准数,必然要走很久。”

“家里双亲……还请丫儿姐多费心照料。”

“若是姐姐不嫌弃,我想……认你做干姐姐。”

话落,他抬手在院里的石桌上轻轻一拂。

只听“咔嗒”一声,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匣凭空出现。

旁边还躺着一张泛着淡淡金光的符纸。

李子游的指尖在木匣上轻轻敲了敲,轻声的说道:

“这匣里是三枚我精心培养的果子。 吃了可延年益寿,少生病痛。”

他又指了指那张符纸:

“这枚黄符,不管弟弟走到哪,只要将其点燃,弟弟立时就能感应到。”

王丫儿的目光在木匣和符纸上转了一圈,又猛地看向母亲。

王婶别过脸,用袖子抹了抹眼角,轻轻点了点头。

“弟弟说的哪里话。”

王丫儿弯腰去捡地上的针线,指尖被一根绣花针扎破了也没察觉。

只是低着头,声音闷闷道:

“家里你尽管放心,双亲我自会照料。你这个干弟弟……姐姐认了。”

说完,她把捡好的针线往笸箩里一塞,就往屋里走。

“姐姐且慢!”

听到这话,王丫儿停住脚步。

转过身时,眼角的红还没褪尽,声音带着点刚压下去的哽咽:

“弟弟还有话要说?”

李子游先朝王婶深揖一礼,再转向王丫儿,语气比刚才认亲时柔和了几分:

“弟弟在后山修行六年,略通些识人卜算的门道。”

“姐姐这些年的心意,我记在心里。”

“此番远走,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。”

“若你信得过我,我想为你卜一卜将来的缘分,也算让我出门能少些牵挂。”

“不知婶子和姐姐肯不肯应?”

王婶一听,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,忙拉了拉王丫儿的胳膊:

“这有啥不肯的?”

“你弟弟是真心为你好!”

“他这一走不知多久,你若能有个好归宿,他在外面也能安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