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又过一年(1 / 2)

村里的日子像河水流得轻快。

眨眼间又过了一年。

清水在石板下哗啦啦打着旋。

河沿上的婶子们手里没闲着,嘴上更是热闹。

张婶捶着衣裳,木槌砸在石板上砰砰响:

你们瞅着没?”

“李老三家那娃子,今儿又早早盘坐在那枣树墩子上去了。

王婶正拧着被单的水,闻言直起身:

可不是嘛。”

“自打去年那俩丫头的事之后,这三娃子就魔怔了。

原先多精神的娃子,整日里嬉皮笑脸的,小嘴那个甜,说话也好听。

再看看现在,唉

谁说不是呢。

杨婶把肥皂沫子往衣服上抹:

这都快一年了,牛也不放了,有事也不管不顾了。”

“天一亮就盘在那枣树墩上,直坐到日头落。

张婶叹了口气道:

听说连饭都不怎么吃。”

“李家三婶子每天端过去的碗,多半是原封不动端回来。

王婶摇摇头道:唉,平日里喊他,他不应,这一坐就是一整天。

声音又拉低了些,悄悄说道:

听说这两天那娃子又闹幺蛾子了呢!

杨婶手一顿,肥皂沫滴进水里:

啥幺蛾子?

王婶往四周瞟了瞟:

昨儿个这娃子突然跑到李老三跟前说要上后山那破庙当道士

张婶手里的木槌掉在石板上:

这还得了,后山就一个破庙,里面住了个不知从哪来的瘸腿道士

你想啊,这三娃子要真去当道士了。”

“那李老三家岂不是要断了香火?愁人哟。

张婶捡起木槌往石板上捶了两下,水花溅起来:

谁说不是嘛?”

“不过这提起香火,李老二家倒续上了。

杨婶正拧着衣服的手停了,探过头:

咋了?李老二家俩闺女才刚出事,难不成老两口又有了......

呸呸呸。

张婶往地上啐了两口:

想啥呢?”

“老两口都快五十的人了。你们还没听说?”

“他家那大闺女,原先不是嫁给山后头那村的山芽子了吗?

哦——王婶拍了下大腿,知道知道

张婶往河里涮了涮木槌:

这山芽子倒是个机灵的。”

“原先他那村,被这山挡着,除了划船根本就出不来,家里穷得叮当乱响。”

“要不是去年敲了三娃子一笔钱。”

“听说那会儿李老二家的这大丫头,怀着肚子连口粥都喝不上。

杨婶皱着眉:

这咋了?和李老二家续香火有什么关系?

张婶接话道:

你们猜咋着?”

“山芽子见老丈人家俩丫头没了,前些天突然跑过来。”

“跟李老二说,他家去年刚生的三小子,愿意跟着老丈人姓。”

“算给李老二续了香火。”

“李老二这一听就乐呵了,头天就带着东西去了趟村长家。”

“没过多久,山芽子家整个搬到咱村里来了!

张婶顿了顿接着说

“听说就今儿个,那孩子生日。”

“李老二家大摆宴席,还学那大户人家抓周呢。”

河水哗哗流着,木槌声停了停,王婶嘀咕:

这世间的事啊,真是说不清......

李老二家这墙头,塌了半截,上面的草长得老高,风一吹,还在摇晃。

木门歪歪扭扭挂着,合不拢的缝里能瞧见院里人影。

门楣上却硬扯上块红布,边角都磨得起了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