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天雷?事情大条了!(1 / 2)

清明酉时,日头正往西山坠。

金红的光淌在田埂上,给新翻的泥土镀了层暖边。

风里裹着湿土气,混着早开的野花香。

远处林子里归鸟扑棱棱掠过时。

田垄间的人影还在攒动。

裤脚沾着泥,手里的农具却没停。

正是下种的好时候。

男人们弓着腰挥锄头。

在田垄上划出深浅匀净的沟痕。

脊梁早被汗浸透,贴在身上像层油皮;

女人家挎着竹篮点豆种,指尖沾着湿泥。

被风扫得有些僵,往掌心搓两把又接着点。

累极了直腰歇口气,眼角眉梢却带着笑

这清明的土最养庄稼,望着满地新翻的黑浪。

谁不盼着秋收时谷仓能堆到梁上?

“伯伯婶子们忙着呐!”

清脆的童声从田埂那头飘来。

九岁的李子游骑在老牛背上,手里还攥着根柳条,晃悠悠往家赶。

老牛蹄子踏在土路上,笃笃地响。

他坐稳了身子,见人就咧嘴笑,露出两颗小虎牙。

“是三娃啊,放完牛啦?”

有人直起腰应着,手里的锄头还在晃。

“你家老牛今日倒是肯走得快些。”

李子游咯咯笑,拍了拍牛脖子:

“老黄听我的。”

众人笑着逗他两句,看那一人一牛慢腾腾走远了,才又低下头。

可没锄几下行,就有声音低低冒出来:

“李老三那头牛,不是当年托村长弄的退役老牛么?”

“可不是,都三年多了,居然还硬朗。”

另一人接话道:

“就是个摆设,耕地半点用没有,这娃子偏天天稀罕着,倒像个宝贝。”

最边上的胖婶往地上啐了口,酸溜溜的:

“人家日子好过了,哪在乎牛能不能干活?”

“李老三家本就是兵役免税户,省下多少银钱?”

“这两年做马扎又赚得盆满钵满。”

“李老二家那俩姑娘,先前看着木讷,如今也能帮忙点豆了。”

“你看村里,不就他家先把地种完了?”

又有个婶子插进来,语气更酸:

“还不止这些呢!”

“去年进他家菜园子的那个老头。”

“竟是个能看病的老神仙,厉害得很!”

“这一年多一直住他家,老人家还能吃多少。”

“看病的报酬,可不都落到老三手里了?”

“咱呢?累死累活,还不是填不饱肚子?”

风卷着话音往田深处去。

众人咂咂嘴,把闲话咽回肚里,锄头又落回新翻的泥土里。

村头的老柳树垂着绿丝绦,被春风拂得轻轻晃,叶尖的新绿沾着夕阳,亮得晃眼。

李子游骑在老牛背上,心里头甜丝丝的,手里的柳条挥得更欢了。

这几日尝试跟着老者学医收获颇佳。

自己的精神力竟有了额外的提升。

再看万物,更加的细腻了,真的是新鲜的体验。

就连老黄走路的蹄印,都能数得清纹路。

他正晃着腿乐呢,忽听“轰”一声巨响,像头顶炸了个响雷。

李子游身子一歪,差点从牛背上滑下去。

慌忙攥紧牛绳,心“怦怦”跳得极快,手心瞬间冒了汗。

“哪、哪里响,还离我这么近?”

他定了定神,眯眼往声音来处瞅。

风里裹着焦糊味,顺着味抬头望。

就见村头冒起股黑烟,在金红的暮色里格外扎眼。

那方向……是二伯家!

李子游再也坐不住,拍着老黄牛的脖子急道:

“老黄,快!去二伯家!”

老黄像是被他的急声惊着。

耳朵抖了抖,笃笃的蹄子加快了些,驮着他往村里赶。

路边的野花野草往后退,他的心却揪成一团。

方才的暗自得意,早被这声巨响和那股黑烟冲得没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