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演之中,他不断回想观察弟子修炼时的种种细节,将他们的困惑与滞碍一一纳入考量。如何让法诀更易感应地气?如何降低炼化门槛?如何避免行功岔气?
无数念头生灭,无数方案被提出、验证、修改或摒弃。玉简之上,渐渐开始浮现出全新的符文与经络图谱,其结构比《青木初引篇》更为复杂精妙,却又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简约意味,更贴近此界大地法则的本源。
他以其无上见识为根基,以地脉之道为骨架,融入对此界法则的感悟,硬是在这看似不可能之间,开辟出一条稳妥的新路。
第一层,重在“感”。引导弟子如何更清晰地感知自身灵根属性,并与之对应的地脉之气建立初步联系,固本培元,打下坚实根基。不同灵根,起始路线略有差异,但核心皆是沟通地脉。
第二层,重在“引”。能初步引动一丝微弱的、与自身属性相合的地脉之气入体,辅以炼化,效率远超单纯吸纳空中狂暴灵气,且更为安全。
第三层,重在“融”。使引入的地脉之气与自身灵力初步交融,小幅度改善灵力品质,并开始初步尝试微弱地调动周围环境中的地脉之力。
这三层功法,层层递进,稳扎稳打,虽无《九寰地元功》全篇那般海纳百川、直指大道的恢弘气象,却如潺潺溪流,润物无声,最为扎实稳妥,极大降低了入门门槛与风险,且未来转修全篇时,几无滞碍。
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,道一终于缓缓睁开双眼,眸中虽有一丝疲惫,却神光湛然。
他并指如笔,凝聚神识与灵力,将那推演成熟的全新法门前三层精要,逐一铭刻于玉简之中。
最终,当最后一个符文落下,玉简光华内敛,变得古朴无华。
道一拿起玉简,神识扫过其中那套体系完备、细节详尽的全新法门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“便称你为《九寰地元功·灵基三篇》吧。”
至此,地脉道宗在这灵界之中,才算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传承道基。
他步出静室,晨光熹微,新的一天已然开始。道场之上,几名弟子早已开始晨练,身影认真而执着。
道一手持玉简,缓步而去。
今日,当传新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