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位因开启“导风气枢”而自首的老宦官,正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。
沈流苏没有动用任何刑具,甚至没有一句厉声的质问。
她只是亲自点燃了一炉香。
那香气宁静悠远,仿佛能抚平人心底最深的褶皱。
是“安神引”。能让人心神松弛,不自觉地卸下防备。
“公公,”沈流苏的声音温和如春水,“你们在坤宁宫烧的,真是香吗?”
一句轻飘飘的问话,却如千钧巨石,瞬间击溃了老宦官的心理防线。
他浑身一颤,浑浊的老泪夺眶而出,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石砖上。
“香主饶命!奴才……奴才都说!”
真相如洪水般倾泻而出。
一个由宫中退仕的老太监组成的庞大集团,多年来利用旧日的人脉,在外收受贿赂,侵吞田产,操纵官员升迁,甚至倒卖科举名额。
他们不敢将这些地契、账本留在身边,便想出了一个“万全之策”。
他们命人将所有罪证用特制药纸和密写朱砂抄录,然后混入高档香料之中,伪装成“瑞麟香”,以“为先皇后祈福,焚香通神”为名,在坤宁宫的香炉内焚烧,神不知鬼不觉地销毁罪证!
而坤宁宫的香炉,因其下方连接着庞大的“导风气枢”,排烟缓慢,烟气会在管道内长时间滞留,确保所有纸张都能化为最彻底的灰烬,是他们眼中最完美的“焚场”!
听完供述,沈流苏久久不语。
冯承恩在一旁已是义愤填膺:“香主,此事骇人听闻!我们应立刻上报陛下,将这群国贼一网打尽!”
“不急。”沈流苏缓缓摇头,我要的,是整张网,以及网后面的所有人。”
她站起身,一道道命令从她口中发出。
“即刻起,恢复坤宁宫香火,每日焚香用度加倍!对外宣称,本宫感念先皇后恩德,要为其日夜祈福,连祷九九八十一日!”
“冯承恩,你亲自带人,连夜改造坤宁宫的香炉。在炉底加装一个可随时拆卸的活底陶屉,做得务必隐蔽。”
“还有,脂泽坊那边,先不要动。让他们继续送香,送得越多越好。”
冯承恩愣住了。
他不懂,为何要给罪人更多销毁罪证的机会。
但他没有问,只是重重地应了一声:“是!”
一场不动声色的“请君入瓮”大戏,就此拉开序幕。
坤宁宫重新香烟缭绕的消息,很快传遍后宫。
那些旧势力只当沈流苏是故作姿态,收买人心,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,将积压的“账本”加速送入这最佳的“焚化炉”。
他们做梦也想不到,每当夜深人静,便有沈流苏的心腹悄然潜入坤宁宫,取走陶屉里那滚烫的、混杂着惊天秘密的香灰。
整整七日。
百草苑的密室里,筛出的账册残页已堆了厚厚一叠。
经过拼合、显影,十二片完整的账册被成功复原!
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过去五年间,十余名退仕高官与地方豪强勾结,侵吞国有资产高达百万两白银,买卖官职、操纵科举名额的详细交易!
每一笔,都触目惊心!
与此同时,冯承恩也带人突袭了脂泽坊地下的秘密焚室。
他不仅依图复原了其结构,更在一根连接坤宁宫气道的隐藏通风铜管内壁,刮下了一层黑色的沉积物。
沈流苏亲自化验,确认那沉积物中,含有“迷情蕊”高温分解后的独特残留物。
铁证如山!
这证明,那些被焚烧的“瑞麟香”,不仅藏着账本,其产生的毒烟,还曾被“导风气枢”引导,作为情绪操控系统的辅助燃料,持续不断地毒害着朝臣,企图颠覆朝堂!
罪上加罪!
是夜,月黑风高。
萧玦一身玄衣,悄然驾临百草苑。
密室中,沈流苏将复原的账册与那张《宫城气机流向图》并列呈上。
“陛下请看,”她的声音在烛火下显得异常清晰,“风能传香,也能传罪。他们以为灰飞烟灭便是终结,却不知香灰落地,才是开始。”
萧玦的目光从那些令人发指的账目上扫过,最后落在那张盘根错节的气机图上,面沉如水,眸中是滔天的怒火和刺骨的寒意。
他沉默了许久,久到仿佛连空气都已凝固。
终于,他提起朱笔,在一份空白的奏疏上写下批示:“着风律监察台会同都察院,组建‘焚香案’专案,彻查所有涉案人员,一应田产账目,按《香政十律》悉数追缴入库!”
放下笔,他转身离去,在经过沈流苏身侧时,脚步微顿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:“你烧的不是纸,是他们的命门。”
身影消失在夜色中。
沈流苏独自立于百草苑的高塔之下,抬头仰望着那面在风中发出低沉嗡鸣的无字铜匾。
“爹,娘……”她轻声呢喃,仿佛在对天上的英灵诉说。
“这一炉香,是我们讨债的钟。”
钟声,已经敲响。
“焚香案”发后第七日,京城的天空阴云密布,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。
豆大的雨点砸在宫城的琉璃瓦上,发出噼里啪啦的密集声响,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污秽都冲刷干净。
也就在这时,冯承恩浑身湿透,面色前所未有地凝重,踉跄着冲进了百草苑,甚至忘了通传,声音带着一丝惊惶:“香主,出大事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