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贵妃的枕头(2 / 2)

更重要的是,这些粉末颗粒大小均匀,边缘圆润,显然是经过专业研钵反复精细研磨而成。

沈流苏没有去看那些粉末,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灰烬之中,一粒比尘埃稍大的、闪着暗光的金色微尘上。

那一瞬间,她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。

她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柄通体乌黑的调香刀,那是父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。

在烛火下,她翻转刀柄,柄身末端用金箔镶嵌的家族徽记上,正有一个微不可察的缺口。

她将那粒金粉小心翼翼地挑起,与刀柄上的金箔一对。

材质、色泽、甚至连那细微的磨损痕迹,都分毫不差。

这金粉,来自沈家那尊代代相传、用天外陨铁混合赤金铸成的祖传研钵!

十年前沈家被抄家之时,卷宗上清清楚楚地写着,此研钵“不堪搬运,当场砸毁”。

原来,所谓的“已毁”,不过是瞒天过海的谎言。

它早已被人盗走,流入这深宫之中,从一件创造传世名香的圣物,变成了一件杀人于无形的歹毒工具!

彻骨的寒意,混杂着滔天的怒火,瞬间席卷了沈流苏的四肢百骸。

但她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。

她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。

她知道,敌人已经亮出了獠牙,而她不能再被动地见招拆招。

她没有立刻将这些惊天发现上报,而是转身走入调香室。

她亲自调配了一炉全新的“宁神散”,其外观、气味,甚至燃烧时烟气的形态,都与贵妃平日所用的一模一样,只是,她剔除了其中所有的毒性成分。

不仅如此,她还在每一颗香丸的中心,嵌入了一枚用特制药水浸泡过的、薄如蝉翼的银片。

银片之上,用微雕之术,刻着一个肉眼几乎无法辨认的“沈”字印记。

“阿念,”她将这盒香递过去,眼神冰冷如铁,“安排我们新安插进内务府供香司的女吏,让她在明日为贵妃送香时,‘不慎’将这一盒混入日常供品之中。”

三日之后,琼华殿内传出贵妃歇斯底里的暴怒声,伴随着名贵瓷器被砸碎的脆响。

“谁让外人碰本宫的香!这味道不对!全都给本宫滚!”

当夜,那名香政司的女吏便传来密报:子时三刻,有人影潜入存放贵妃用香的库房,行迹鬼祟,似乎在试图调换留存的香品样本。

阿念早已率人埋伏在暗处,当场将一名伪装成杂役的太监擒获。

从他身上,果然搜出了另一批用油纸包裹的“宁神散”。

打开一看,那些香丸的中心,赫然藏着一卷用鬼蚕丝拧成的细小卷条。

展开卷条,上面用特制的墨汁写着一行小字:“七月十五,焚三炉,引帝怒。”

沈流苏拿着这两份截然不同的“宁神散”,连夜求见。

御书房内,灯火通明。

萧玦看着并列摆在龙案上的两颗香丸——一颗是那太监携带的,剖开后露出恶毒的鬼蚕丝;另一颗,是沈流苏亲手所制,剖开后,在烛火下,那枚嵌在香心、刻着“沈”字的微型银片,闪烁着冰冷而决绝的光芒。

他盯着那枚银片,良久无言。空气中,只剩下窗外风雨欲来的闷响。

终于,萧玦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锐利:“你是在告诉朕,有人想用你的名字,再杀你一次?”

沈流苏垂下眼帘,语气平静无波:“臣只是想知道,当年究竟是谁,把沈家的研钵,变成了害人的工具。”

窗外,一道闪电划破夜空,紧接着是滚滚而来的雷声。

萧玦缓缓站起身,高大的身影在跳动的烛火中投下巨大的阴影。

“那就查到底——”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决断,“不管那人是躲在前朝,还是藏在后宫。”

沈流苏躬身告退。

当她转过身,走出御书房的那一刻,她握紧了藏在袖中的一张薄薄的纸条。

那上面,是那个被擒太监在酷刑之下,最终供出的唯一线索,一个接头的暗语。

“东角库,槐树下,听香人等你。”

真正的猎手,从来不会出现在明处。

而她,已经嗅到了猎物的气息。

这一次,她要让这只躲在暗处、操纵了她十年命运的鬼,再也无处可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