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香史馆(1 / 2)

七日。

整整七日,那封来自深宫的密信,就静静地躺在醒鼻塔顶层的香木盒中。

这七日里,沈流苏以三种不同的解毒香方,轮流对其进行熏蒸。

第一日用龙涎香的沉静之气,试探是否有遇热而发的毒素;第三日用百花蛇舌草的清冽,甄别可能潜藏的菌类或蛊物;最后三日,则用崖柏的安神之效,反复浸润,确保没有能扰乱心神的迷魂香附着其上。

每一步都小心到了极致,仿佛她面对的不是一张薄纸,而是能吞噬一切的深渊。

第七日深夜,当最后一缕崖柏的清香散尽,沈流苏终于再度打开香盒。

夜风自塔顶的镂空窗格灌入,吹得她衣袂翻飞。

她就着清冷的月光,再次读着那行娟秀而有力的小字:“癸未年诏书用香,非你父所调,乃宫中特供‘醉梦引’。”

醉梦引!

这三个字,如一道惊雷在沈流苏的脑海中轰然炸响!

她浑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,又在下一刻陡然沸腾!

世人只知沈家调香术独步天下,却不知皇室暗中亦豢养着一批专攻阴诡之道的“影香师”,而“醉梦引”正是这群人手中最负盛名的禁药。

此香无色无味,一旦与特定药引混合点燃,便能引人产生幻觉,说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,常用于审讯重犯,是皇权最隐秘的利刃。

十年前,指控父亲“以香毒害皇嗣”的核心证据,便是从太子寝殿的熏炉灰烬中,验出了沈家独有的“牵机香引”。

可若当时真正点燃的,是无色无味的“醉梦引”呢?

那么,只需事后将“牵机香引”的粉末混入灰烬,便能天衣无缝地将一桩宫廷秘药引发的惨案,嫁祸到沈家头上!

这个逻辑,比单纯的栽赃更为阴毒,也更为严密!

因为它利用了两种香料特性的时间差与信息差,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。

能动用“醉梦引”,并知晓沈家香引秘方的人,其地位之高,用心之险,已然超出了寻常宫斗的范畴。

那只看不见的黑手,不仅要沈家死,更要沈家的百年清誉,永世不得翻身!

胸中翻涌的恨意与彻骨的寒冷交织,沈流苏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
光有推论还不够,她需要证据,铁证!

“阿念。”她转身下塔,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,“备车,我要去内务府。”

内务府宗人司的档案库,灯火通明。

当沈流苏提出要查阅十年前癸未年三月,太子病故的所有脉案及用药记录时,掌管档案的老太监眼皮都懒得抬一下,慢悠悠地道:“沈首使,这可是宫中大忌。皇嗣档案,乃最高机密,没有陛下的亲笔手谕,谁也看不得。”

他的拒绝,在沈流苏的意料之中。

她没有纠缠,转身便向养心殿走去。

萧玦正在批阅奏折,听完她的请求,他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顿,抬起深邃的眼眸,沉默地注视着她。

殿内空气仿佛凝滞,只剩下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。

沈流苏迎着他探究的目光,不闪不避,坦然道:“臣女要的,不只是沈家的清白,也是当年那桩悬案的真相。陛下想必也想知道,究竟是谁,敢在您的眼皮底下,用宫廷禁药,行谋逆之事。”

她的话,精准地戳中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。

良久,萧玦冷峻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:“兰台阁的旧档,朕允你去看。但只能在子时之后,限时一个时辰,由禁军统领亲自陪同。你能看到什么,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