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有人哭有人笑(2 / 2)

就在这时,一辆朴素的青帷马车缓缓驶来。

沈流苏孑然一身,不带任何仪仗,手中只提着一只小巧的青瓷三足小炉,从车上走了下来。

她无视周围的怒吼与唾骂,径直走到那片被指为“祖坟”的荒地前。

只见她素手轻扬,将一撮灰褐色的香末投入炉中,用火折子点燃。

没有浓烟,没有异香,只有一缕几不可闻的幽幽气息,如水波般荡漾开去。

不过半刻钟,奇迹发生了。

原本狂吠不止的野狗,忽然夹着尾巴安静下来。

那些激动得几近癫狂的村民,眼神渐渐恢复清明,脸上的暴戾之气消散,取而代主的是一片茫然与后怕。

“这……我刚才怎么了?跟中了邪一样……”

“是啊,我好像看到我太爷爷从坟里爬出来骂我……”

沈流苏收起香炉,声音清冷地传遍全场:“诸位脚下,并无祖坟。只是被人预先埋下了‘昏神草’的根茎。此草能散发微弱气息,引人恍惚,心生恐惧。有人想借你们的手,阻挠新政,你们,只是被利用的工具。”

真相大白,百姓们幡然醒悟。

想到自己方才的癫狂,无不后怕。

下一刻,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,不是对着想象中的祖坟,而是对着沈流苏。

“求首使大人为我等做主啊!”

沈流苏借此东风,当场宣布推行“香证制”。

“从即日起,凡京城内外,民间大宗用香交易,必须持有香政司认证的‘清白香师’所开具的凭证,方可进行。无凭证之香,一律视为禁香,买卖同罪!”

首批获得“清白香师”认证的,只有十二人。

他们无一例外,都是当年因各种冤案被“香师”体系打压,几乎断了生路的老匠人。

此举一出,既安抚了人心,又将那些被旧熏殿势力掌控的黑市毒香之路,从根源上彻底斩断。

京城香市,一夜洗牌。

所有来路不明的香料价格飞涨三倍,却再也无人问津。

香政司,用最强硬的方式,将“规矩”二字,刻进了每一个人的骨子里。

夜,愈发深沉。

扩建中的百草苑工地,灯火通明。

萧玦换了一身便服,悄然立于暗处,看着那个纤细的身影正指挥着工匠,小心翼翼地安置一座新运来的石雕。

那是一尊半截断裂的香炉,炉身布满裂纹,仿佛经历过一场浩劫。

而在石雕的底座上,用最锋利的刀法,镌刻着一行字:

癸未年,四月初七。

沈家灭门之日。

萧玦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许久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。

他缓步走出,夜风吹动他的衣角。

“你把仇恨,刻在了石头上。”他站定在她身后。

沈流苏没有回头,只是伸手拂去肩上沾染的尘土,淡淡道:“是为了提醒我,也提醒后来人,有些债,永远不能忘。”

萧玦沉默良久,忽然问了一个冰冷而直接的问题:“若崔元衡被逼到绝路,狗急跳墙,暗中勾结边军,以清君侧之名逼宫呢?”

沈流苏缓缓转过身,月光下,她的脸庞白得近乎透明,唇角却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。

“那我就让他麾下的三军将士,闻着战鼓的响声,都只想回家找娘亲。”

她的声音很轻,却让萧玦这位见惯了沙场血腥的帝王,都感到了一丝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。

三天后,一匹快马自北境狂奔入京,八百里加急的军报直抵御前。

镇北军校场演武,三千精锐士卒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,集体昏厥倒地。

随军医官查验数日,查不出任何中毒的痕迹。

直到一名细心的医官,从一名校尉的鼻腔深处,捻出了一点比尘埃还细微的蓝色花粉。

花粉被快马送至香政司。

阿念对着沈家秘传的《百草异闻录》,连夜比对图谱,当他翻到某一页时,脸色瞬间煞白,惊呼出声。

“首使大人……是它……是‘忘忧蓝鸢尾’!”

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,早已绝迹十年的控神奇花,唯有沈家秘册有载!

而此刻,百草苑最深处的静室里,沈流苏正站在父亲沈修远的手札前。

那本泛黄的册子,翻到了最后一页。

她的指尖,正轻轻停在一行用朱笔写下的小字上。

“蓝鸢尾本性温和,非天生致幻。若以砒霜之毒混鹿茸之灰为食,饲之三载,方可化作勾魂之物,其粉可乱人心神,其香可断人魂魄。”

她轻轻合上书册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在寂静的夜里,显得格外清脆。

“好戏,”她低声自语,眼中寒芒与兴味交织,“才刚刚开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