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魂穿刘备,我二弟天下无敌! > 第234章 你走的不是路,是四百年压的肩

第234章 你走的不是路,是四百年压的肩(2 / 2)

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琉璃瓶,瓶中装着一团跳跃不定的信火。

这是他与亡魂沟通的媒介。

他挖了一个小坑,郑重地将信火瓶埋了进去,然后用土掩好。

他对着隆起的小土包轻声说:“从今往-后,你们有什么话,就直接对着西边喊吧。他听得见。别再通过我了。”

做完这一切,他感觉脑海中那片喧嚣的海洋,终于退潮了。

中军大帐内,烛火通明。

伏德手捧一卷竹简,神情严肃地对刘忙进言:“主公,道统已立,万民归心。然则,民间将您视若神明,长此以往,恐成新的谶纬之说,反受其累。臣以为,当行‘去神化’之策。”

刘忙抬起头,示意他继续。

“臣建议,在各地设立‘归心院’。”伏德展开竹简,“不再祭拜虚无缥缈的鬼神,而是将那些为大汉流血牺牲的将士、为民生呕心沥血的先贤名录供奉其中。百姓可入内纪念,学习他们的事迹,敬其行,而非拜其灵。如此,可将这股祭祀之力,从对您的个人崇拜,转化为对整个大汉精神的认同。”

刘忙缓缓点头,眼中露出赞许之色:“说得好。要让百姓永远记住的,不该是虚无的魂魄,而是他们自己和先辈们,在这片土地上流过的每一滴汗。”

一旁的去卑听得热血沸腾,他一步踏出,单膝跪地:“主公!末将请命,将‘归心军’设为常制!我愿率草原上归心的胡汉将士,以此为号,永镇北疆,为主公的道统筑起第一道屏障!”

“不可。”刘忙却摇头,亲自将他扶起,“去卑,你要记住,归心阵真正的力量,不在于阵法本身,而在于每一个士兵心中那份‘愿归’的执念。一旦将其设为制度,日复一日地操练,那份本心就会被消磨,最后只剩下空洞的阵型,与寻常军队再无区别。”

他拍了拍去卑的肩膀,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:“巡行结束后,你即刻返回草原,传我的令:凡是愿意归附大汉的部落,不论出身,皆可南下,授田免税三年。若不愿归附,亦不强求,绝不兴刀兵。归心,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门,而不是筑起一道墙。”

去卑愣住了,随即眼中爆发出无比明亮的光彩,重重抱拳:“末将遵命!”

这时,一直负责后勤的糜竺也上前一步,提出了一个看似稳妥的建议:“主公,如今民间自发供奉络绎不绝,钱粮财物难以计数,若放任自流,恐滋生腐败。不若效仿古制,开征‘道统税’,由官府统一收缴管理,既能规范经济,亦可充实府库。”

“不行!”刘忙断然拒绝,声音不大,却斩钉截铁,“子仲,民心是火,税是油。火上浇一点油,能烧得更旺。但油倒多了,火就脏了,甚至会熄灭。”

他踱了-几步,目光扫过帐内众人:“钱,我不要。我要的,是人心。传我命令,另设‘仁政赏格’。凡民间有修桥铺路、救济孤寡、睦邻友善之举,皆可由里正上报,记一‘德勋’。德勋累积到一定数量,可以用来兑换粮食、布匹,甚至抵免徭役。”

此言一出,满帐皆惊。

伏德呆立半晌,最终长长一揖,声音带着一丝颤抖:“主-公……您不让万民供奉您,反而用府库的资源,去鼓励他们互相救济。您这是在教化天下,让百姓自成一体,自行运转……这,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啊!”

归程的路上,队伍的气氛变得不再那么沉重。

刘忙舍弃了马车,大多数时候都与士兵们一同步行。

一日午后,他走下一条土坡,踏入一片因为缺水而荒芜的田地。

这里的土地板结干裂,像是老人的手背。

他蹲下身,捧起一把干土,土屑从指缝间簌簌落下。

就在这时,他忽然感觉到心口处的古鼎传来一阵轻微的鸣动。

与以往那种沉重、压迫的感觉不同,这一次的鸣动温和而有力,仿佛与脚下大地的脉搏合二为一,带着一种源于生命本身的律动。

不再是外界强加的力量,而是他自身与这片土地产生的共鸣。

远处,一个赶着几只瘦羊的牧童,倚在山坡上,随口哼唱起自己编的歌谣,声音清脆稚嫩:“皇叔不骑马,爱往田里挖。挖呀挖,挖呀挖,种出个金疙瘩……”

刘忙闻言,不禁莞尔一笑。

他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尘土,阳光洒在他身上,竟没有了往日那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,反而多了一丝田间农夫般的温和。

几乎在同一时刻,千里之外的洛阳皇宫深处,一间幽暗的静室内。

司马懿面无表情地将面前一堆用于占卜的竹简尽数折断,然后投入火盆。

竹简在火焰中噼啪作响,扭曲成灰。

一个黑影侍立在旁,低声问:“主公,天象又有何变化?”

司马懿看着跳动的火焰,他缓缓开口,声音嘶哑而坚定:

“他不要天命了……”

“他要把天命,变成每一个人的寻常日子。”

陇右的风,将牧童的歌谣吹得很远很远,却吹不散那正从北方酝酿而来的寒流。

一场席卷天下的风雪,似乎正在等待着它的君王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