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魂穿刘备,我二弟天下无敌! > 第115章 火油藏米袋?这仗打得有点脏!

第115章 火油藏米袋?这仗打得有点脏!(1 / 2)

帅帐之内,烛火摇曳,将甘宁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映得棱角分明。

他刚从樊口的庆功宴上下来,身上还带着几分酒气,眼神却锐利如鹰,丝毫不见醉意。

他盯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太多的主公,心中虽有敬佩,却也藏着锦帆贼骨子里的桀骜。

“兴霸,坐。”刘忙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,推了过去,动作不急不缓,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家常。

甘宁大马金刀地坐下,铜铃般的眼睛里满是探究:“主公深夜召见,可是又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要倒霉了?”

刘忙笑了笑,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问道:“兴霸,你觉得曹军那二十万石军粮,守得如何?”

一提到这个,甘宁的兴致便来了,他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,带着几分嗜血的兴奋:“水寨连环,哨船如织,岸上更是箭塔林立,说是铁桶一般也不为过。硬要抢,恐怕得拿我锦帆营一半兄弟的命去填!”他说得豪迈,却也点明了其中的凶险。

“所以,我们不抢。”刘忙语调平稳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
他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图纸,在案上缓缓展开。

那是一副曹军下游水寨的布防图,其精细程度,连粮船停泊的惯用区域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

甘宁的瞳孔骤然一缩,身体不自觉地前倾。

这份图纸的价值,他比谁都清楚。

“我要你,带三十艘缴获的东吴破船,不必修补,越破越好。船上装满米袋,混进曹军下游的运粮船队里。”刘忙的手指点在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那里是运粮船队补给和轮换的区域。

甘-宁眉头一皱,疑惑道:“主公,这……装成溃逃的流民?可我们的人一开口,口音就露馅了。况且,就算混进去了,三十船粮食,对曹军二十万大军来说,杯水车薪,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。”

“谁说船上要装我们的人?”刘忙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,“也谁说,我们要送粮了?”

他从怀中又摸出一个小巧的陶壳物件,约莫拇指大小,其貌不扬。

他将那东西递给甘宁:“此物名为‘火油胶囊’,不抢粮,只换货。我要你的人,把这些东西,悄悄塞进曹军粮船的麻袋缝隙里。”

这正是黄月英的杰作。

樊口之战后,刘忙便用系统积分兑换了大量高纯度的“凝脂火胶”,这东西遇水不灭,燃点却极高,寻常火星难以引燃。

黄月英巧思之下,将其用特制的陶土外壳封存,再混入少量助燃剂。

如此一来,这“火油胶囊”在常温下安然无恙,可一旦周围温度骤升,陶壳便会受热炸裂,内里的火胶瞬间爆燃,威力惊人。

夜色深沉,另一处灯火通明的营帐内,黄月英正带着十几个手巧的女工进行着最后的赶工。

她耐心地向甘宁派来的亲卫们讲解着:“看清楚,每个麻袋,只用塞三粒,分别插在上、中、下三个位置。记住,一定要从麻袋原有的缝线处穿进去,不能留下新的针孔。缝合的线头,用这盆猪血浸泡一下再晾干,做出陈旧的痕迹,这样即便是经验老道的巡检官,也只会以为是运输途中的正常磨损。”她的声音轻柔,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忽视的严谨。

与此同时,法正的营帐里也未熄灯。

他面前站着百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卒,这些人大多是早年从江东流落至荆州的难民,能说一口地道的吴地方言。

法正目光如炬,扫过每一个人:“你们的任务,不是作战,是演戏。扮作江东兵败的溃卒,混在船队中。上了船,什么都不用做,只需哭,低声地哭,然后不经意间,把一句话传出去——周都督打了败仗,心情不好,要拿我们这些降卒祭旗!”

这一句谣言,看似简单,却是诛心之计。

它完美地解释了这支“溃兵补给队”为何士气低落,为何急于脱离江东水域,也为曹军放松警惕,提供了最合理的心理依据。

万事俱备,只欠行动。

当夜,月黑风高,八艘挂着残破江东旗号的“溃船”顺流而下,船上没有灯火,只有隐约的哭泣声和压抑的哀嚎声随风飘散。

船舷上挂着撞击的裂痕,甲板上堆满了看似沉甸甸的粮袋。

曹军的巡江哨船很快发现了他们。

火把的光亮照在那些船员脸上,个个面带悲戚,衣衫褴褛。

领头的曹军校尉厉声喝问来历,船上一名老卒用带着哭腔的吴语回答,说他们是前线运粮的辅兵,遭遇了刘备水军的突袭,主船被击沉,拼死才抢出这几船粮食,后面的弟兄都被周瑜抓去要砍头祭旗了,他们是逃命出来的。

一番盘问下来,口音对得上,船上的粮袋也看得真切,加上那遍船的哭声凄惨无比,曹军校尉信了七八分。

毕竟,前几日樊口确实打了一场大仗,江东吃了亏是人尽皆知的事。

他挥了挥手,示意放行,让他们并入下游主运粮船队的末尾,等待统一安置。

甘宁就伏在其中一艘船的舱底,透过木板的缝隙,冷冷地观察着这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