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暗流并未停止涌动。苏晚晴发来加密信息:“华东中心联合了几家保守派学术机构,正在起草一份针对‘星火计划’技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‘专家评估报告’,意图在行业内制造负面舆论,影响决策。康华医疗也开始游说相关部门,鼓吹他们的‘标准化、高保障’传统方案,质疑我们在基层条件下手术的质量控制。”
学术打压和商业诋毁的组合拳,紧随行政手段而来。
面对这三面夹击,林默的脸上依旧看不到丝毫慌乱。他召集了陆青屿和阿邓医生。
“青屿,将我们在怒江筛查的所有病例数据、初步诊断、以及基于移动ct和新型便携设备获得的影像资料,进行严格匿名化处理后,建立完整的数据库。”
“林老师,您的意思是?”
“他们不是要评估吗?我们就给他们最真实、最原始的数据。开放我们技术平台的部分核心数据库权限,邀请国内外真正的同行,进行公开、透明的评议。用事实说话。”
“阿邓,加快对本地医护的培训,重点是危重患儿的识别和术前支持。我们要用在这里成功稳定的病例,证明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,‘星火’模式的质量控制体系依然有效。”
他的应对,依然是那么直接,那么硬核——用技术和事实,迎战一切牛鬼蛇神。
就在林默部署应对之策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。是瑞士Ecdc的瓦格纳教授。
“林,”瓦格纳教授的声音带着德式特有的严谨,却透着一丝关切,“我听马库斯说,你那边似乎遇到了一些……不必要的困扰?”
林默有些意外消息传得如此之快,坦然道:“是的,教授。一些理念上的分歧。”
“我很遗憾。”瓦格纳教授说道,“但我必须告诉你,你和你的‘星火计划’,在我们Ecdc乃至欧洲同行眼中,代表的是医学的未来方向之一——更普惠,更高效。我们正在联合几家机构,准备将‘林默术式’纳入下一版欧洲部分先心病诊疗指南的讨论。如果需要,我们可以以国际合作方的名义,出具一份支持性的评估文件。”
这无疑是雪中送炭!国际顶尖学术机构的公开支持,将是对国内那些质疑声音的最有力回击。
“非常感谢,瓦格纳教授。”林默真诚地道谢。
“不,林,是我们应该感谢你。你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另一种可能性。”瓦格纳教授顿了顿,补充道,“保持你的专注和纯粹,这很珍贵。”
挂断电话,林默望向窗外。峡谷上空,乌云密布,山雨欲来。
但他知道,他脚下站着坚实的土地,身后是万千百姓的期盼,前方有国际同行的认可。
这场风暴,他不仅要挺过去,还要让“星火”在这风暴中,燃烧得更加炽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