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迷雾重重(1 / 2)

回到据点的路上,风雪更大了。陈峰背着赵山河的遗体,每一步都踏得沉重。身后的弟兄们互相搀扶着,沉默地行走在茫茫雪原上。林晚秋带着几个弟兄在前方探路,时不时停下脚步,警惕地观察四周。

“队长,前面就是龙王庙了。”一个弟兄低声说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。

陈峰抬头望去,只见那座破败的庙宇在风雪中若隐若现,像是一个佝偻的老人,在严寒中瑟瑟发抖。这里是他们在奉天城郊的最后一个据点,若是再被发现,就真的无处可去了。

“让大家小心点,说不定佐藤已经在这里布下了埋伏。”陈峰低声吩咐道。

林晚秋点了点头,带着两个弟兄先行摸向庙宇。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,她才从庙里出来,对着陈峰打了个安全的手势。

众人这才松了口气,搀扶着伤员走进了龙王庙。

庙内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,但至少能挡风遮雪。几个伤势较轻的弟兄开始生火做饭,其他人则忙着安置伤员。陈峰轻轻将赵山河的遗体放在庙堂的角落,用一块破布盖好。

“队长,喝口热水吧。”一个弟兄递来一个破旧的铁杯,里面盛着刚烧开的热水。

陈峰接过水杯,暖意从掌心传来,却驱不散心中的寒意。他环视四周,只见弟兄们个个面带倦容,有的身上还带着伤,但都在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。这些曾经生龙活虎的汉子,如今却被战争折磨得形销骨立。

“我们还有多少粮食?”陈峰问道。

一个负责后勤的弟兄叹了口气:“只剩下半袋小米和几个冻硬的窝头了,最多够吃两天。”

陈峰沉默了片刻。这次的行动虽然损失惨重,但并非全无收获——在混乱中,他们还是抢到了两袋粮食,足够支撑一段时间。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,老烟枪和赵山河都牺牲了,还有五个弟兄永远留在了那片雪地上。

“先把粮食分下去,让受伤的弟兄多吃点。”陈峰说道,“明天我再去想想办法。”

那弟兄犹豫了一下:“队长,那你呢?”

“我不饿。”陈峰摆了摆手,起身走向庙门。他知道,作为队长,他必须保持冷静和坚强,但此刻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。

庙外的风雪依然很大,陈峰靠在门框上,望着漫天飞雪,心中思绪万千。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半年多了,他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,也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抉择。有时候他甚至会想,如果当初没有穿越,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?

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。既然命运让他来到了这个时代,来到了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,他就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。

“在想什么?”林晚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
陈峰没有回头,轻声说道:“在想老烟枪和赵山河。如果他们还活着,现在会说什么。”

林晚秋走到他身边,也望向门外的风雪:“老烟枪肯定会骂娘,说这鬼天气冻死个人。赵山河则会笑着说,等打跑了小鬼子,一定要喝个痛快。”

陈峰的嘴角微微上扬:“是啊,他们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
两人沉默了一会儿,林晚秋突然说道:“陈峰,今天的战斗,你有没有觉得有些奇怪?”

陈峰转头看向她:“你指什么?”

“那支八路军部队,”林晚秋压低声音,“他们的出现太突然了,而且装备精良,根本不像是普通的游击队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为什么不等见面就离开了?”

陈峰点了点头:“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。还有后来的那支游击队,出现得也太巧了。”

“我爹可能知道些什么。”林晚秋说道,“等天亮了,我回城里一趟,问问他。”

陈峰思索片刻:“也好,但你要小心。佐藤这次吃了亏,肯定会加大搜查力度。”

“放心吧,我知道该怎么避开鬼子的耳目。”林晚秋笑了笑,“倒是你,要照顾好自己和弟兄们。”

就在这时,庙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陈峰和林晚秋对视一眼,立刻冲了进去。

只见几个弟兄围在一起,中间是一个刚刚苏醒的伤员。那弟兄是在今天的战斗中受伤的,腹部中弹,一直昏迷不醒。

“怎么回事?”陈峰问道。

一个弟兄回答道:“队长,小李醒了,但他好像有话要说。”

陈峰蹲下身,看着那个叫小李的年轻士兵:“小李,你感觉怎么样?”

小李的脸色苍白,嘴唇干裂,但眼神却异常急切:“队、队长...有、有内奸...”

陈峰心中一凛:“什么内奸?你说清楚!”

“今天...今天的行动...”小李艰难地说道,“鬼子...鬼子早就知道我们要来...有人...有人报信...”

陈峰的眉头紧锁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
“我...我听见了...”小李喘着气,“昏迷前...我听见鬼子军官说...说‘情报准确’...”

庙内顿时一片寂静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李身上。

“你还听到了什么?”陈峰追问道。

小李摇了摇头:“就这些...然后...然后就晕过去了...”

陈峰沉默了片刻,拍了拍小李的肩膀:“好好休息,别想太多。”

他站起身,环视四周,只见弟兄们个个面色凝重。内奸这个词像是一块巨石,压在了每个人的心上。

“队长,你觉得小李说的是真的吗?”一个弟兄忍不住问道。

陈峰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说道:“今天的行动确实可疑。鬼子的兵力比情报中多了三倍,而且还准备了迫击炮,显然是早有准备。”

“可是知道这次行动的人不多啊,”另一个弟兄说道,“除了我们这些人,就只有林老板和老烟枪了。”

提到老烟枪,众人都沉默了。这位老侦察兵为了报信,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,绝不可能是内奸。

“会不会是林老板那边出了问题?”有人小声猜测道。

林晚秋立刻反驳:“不可能!我爹绝不会出卖我们!”

陈峰抬手制止了争论:“没有确凿证据前,不要随便怀疑自己人。今天的行动失败,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。当务之急是治好伤员,补充给养,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。”

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不过从今天起,大家要更加小心。所有外出行动必须两人以上同行,发现任何可疑情况立即报告。”

众人纷纷点头,但气氛依然凝重。内奸的阴影如同庙外的风雪,无声地渗透进每个人的心中。

安排完守夜任务后,陈峰独自一人来到庙后的矮松林。这里视野开阔,可以观察到四周的动静。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,整理思绪。

小李的话在他心中掀起了波澜。如果真的有内奸,会是谁?知道这次行动的人确实不多,除了参与行动的二十多个弟兄,就只有林世昌和老烟枪了。

老烟枪已经牺牲,可以排除嫌疑。林世昌虽然是个商人,但多次冒险帮助他们,提供情报和物资,似乎也没有动机背叛。

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参与行动的弟兄们了。这些人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,有的甚至从东北军时期就跟着他,真的会有人背叛吗?

陈峰不愿相信,但战争的残酷他早已见识过。在生死面前,忠诚有时也会变得脆弱。

“队长。”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
陈峰回头,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站在不远处。那是张大山,赵山河的老部下,也是队伍里的老兵之一。

“大山,怎么还没休息?”陈峰问道。

张大山走到陈峰身边,低声道:“队长,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。”

“但说无妨。”

张大山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今天行动前,我看到小刘鬼鬼祟祟地离开过营地一段时间。”

小刘是队伍里的通信兵,平时负责与林世昌联络。

“他去了哪里?”陈峰问道。

“说是去方便,但去了快半个时辰才回来。”张大山说道,“我当时没多想,但现在回想起来,觉得有些可疑。”

陈峰沉吟片刻:“这件事还有谁知道?”

“就我一个。”张大山说道,“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想多了,但觉得应该告诉队长。”

陈峰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:“你做得对。这件事先不要声张,我会留意观察的。”

张大山点了点头,又说了几句闲话,便转身回庙里去了。

陈峰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思绪更加纷乱。小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,平时话不多,但做事勤快,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背叛的人。

但战争就是这样,往往最不可能的人,反而会做出最出乎意料的事。

这一夜,陈峰几乎没有合眼。他轮流在庙宇四周巡逻,警惕任何可疑的动静。风雪在午夜时分渐渐小了,但寒气却更加刺骨。远处的奉天城隐没在黑暗中,只有零星几点灯光,像是困兽的眼睛,在黑夜中闪烁。

黎明时分,林晚秋准备出发回城。陈峰将她送到庙外的小路上。

“一定要小心,”陈峰叮嘱道,“如果发现任何不对劲,立刻回来,不要冒险。”

林晚秋点了点头:“放心吧,我傍晚前一定回来。”

她顿了顿,又说道:“陈峰,关于内奸的事...你不要太担心。我相信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信任的。”

陈峰苦笑一下:“希望如此。”

望着林晚秋远去的背影,陈峰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。他总觉得,这场看似偶然的遭遇战背后,隐藏着更大的阴谋。

回到庙里,陈峰召集了几个核心成员开会,商讨接下来的行动计划。

“粮食只够吃两天,我们必须尽快补充物资。”陈峰说道,“而且这个地方也不安全了,佐藤很快会展开大规模搜山行动,我们需要尽快转移。”

一个弟兄提议道:“队长,不如我们去黑风寨暂避一时?听说那里最近来了不少抗日的好汉,应该会接纳我们。”

黑风寨是附近山区的一个山寨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历来是各路武装力量的聚集地。

陈峰思索片刻,摇了摇头:“黑风寨鱼龙混杂,我们不了解那里的情况,贸然前去风险太大。”

“那我们去哪里?”另一个弟兄问道。

陈峰走到庙堂中央,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地图:“我记得龙王庙往北二十里有个废弃的金矿,那里矿井纵横,易守难攻,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处。”

“队长说的是老金沟?”张大山眼睛一亮,“那里确实隐蔽,我以前跟赵哥去过一次。”

“正是老金沟。”陈峰点头,“那里离奉天城足够远,但又不像黑风寨那样引人注目。我们可以先去那里暂避风头,等风头过了再作打算。”

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于是开始商讨转移的细节。

会议结束后,陈峰特意留意了小刘的表现。年轻士兵似乎有些心神不宁,但在分配任务时依然尽职尽责,看不出什么异常。

“或许是我多心了。”陈峰心想,但多年的战斗经验告诉他,在这种关键时刻,任何疑点都不能忽视。

中午时分,外出侦察的弟兄带回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:日军正在大规模搜山,已经接近龙王庙所在的区域了。

“看来佐藤是铁了心要找到我们。”陈峰面色凝重,“通知大家,立刻准备转移,一炷香后出发!”

命令一下,庙内顿时忙碌起来。弟兄们迅速收拾行装,搀扶伤员,准备干粮。尽管时间紧迫,但每个人都井井有条,显露出久经战阵的素养。

就在准备就绪,即将出发之时,庙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