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加古川中流,一座临时搭建的水上平台。
平台两侧,各停泊着数艘战船,船上甲士林立,弓弩齐备,气氛肃杀。平台之上,双方代表分坐东西两侧。
东侧,以大雍镇军大将军陈彦为首,后奈良天皇的特使三井忠信、以及大内义隆、尼子晴久等主要勤王联军大名的代表依次而坐。陈彦神色平静,不怒自威;三井忠信面色肃然,隐含悲愤;各大名代表则表情各异,或期待,或审慎。
西侧,以足利幕府重臣细川高国为首,赤松晴政、三好长庆等幕府一方的重要大名代表依次在座。细川高国脸色略显苍白,但眼神依旧锐利;赤松、三好等人则面色凝重。
和谈,正式开始。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,比战场更加紧张。
第一日,漫天要价,落地还钱。
三井忠信首先开口,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,提出了天皇方的条件,堪称苛刻至极:
“足利义晴,窃据权柄,欺君罔上,另立伪帝,罪大恶极!若要议和,必须应允以下条款:
一,足利义晴必须即刻罢黜自封的征夷大将军之职,交出所有兵权、政权!
二,解散幕府,所有幕府官员、武士,必须向天皇陛下宣誓效忠!
三,足利义晴本人,需自缚至京都御所前,向陛下跪地请罪,听候发落!
四,所有参与叛乱的守护大名,需交还侵占的皇室领地、庄园,并缴纳巨额罚金!
此乃陛下天恩浩荡,给予尔等改过自新之唯一机会!若有不从,天兵所指,玉石俱焚!”
此言一出,幕府一方代表顿时哗然!细川高国气得脸色铁青,猛地一拍桌子,怒极反笑:“荒谬!无耻之尤!败军之将,安敢言勇?尔等勾结外寇,挟持圣意(指天皇),祸乱我国,才是真正的国贼!要谈可以,尔等需先应允我幕府条件:
一,大雍军队必须即刻退出倭国疆土,永不得干涉我国内政!
二,后奈良天皇需下诏罪己,承认受奸佞蛊惑,自愿退位,还政于幕府所立之新君!
三,参与叛乱之大名,需割让领地,交出人质,向幕府请罪!
四,赔偿幕府军费白银千万两,割让对马、壹岐等岛屿予幕府!
若不应允,我幕府十万雄师,必血战到底,踏平尔等乌合之众!”
双方条件差距如同天渊,根本是南辕北辙。三井忠信斥责幕府是乱臣贼子,细川高国反唇相讥对方是勾结外寇的国贼。双方代表也纷纷加入战团,互相指责,争吵不休。现场火药味十足,几乎要拔刀相向。第一天谈判,不欢而散,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。
第二日,互相试探,摸底底线。
经过一夜冷静(以及各自内部沟通),第二天的谈判气氛稍缓,但依旧紧张。双方不再提出那些明显不可能的条件,转而开始试探对方的真实底线和核心诉求。
三井忠信的口气有所软化,但立场依旧强硬:“天皇陛下乃万世一系之正统,重返京都,主持大政,此乃不可动摇之底线!幕府必须还政于天皇!”
细川高国则回应:“幕府统领天下武士,维护治安,此乃祖制。大将军之位可商榷,但幕府体制必须保留,否则天下必将大乱!”
双方就“天皇权威”与“幕府权力”的界限、战后领地划分、责任追究范围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。陈彦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,冷眼旁观,只在关键时刻插言一二,引导话题。通过这一天的博弈,双方大致摸清了对方的底线:天皇方核心目标是天皇安全返回京都并获得至少名义上的最高权威;幕府方的核心目标是保住幕府体制的基本盘和主要大名的利益,避免被彻底清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