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深沉,御所内一片寂静,只有巡逻侍卫沉重的脚步声偶尔响起。清凉殿内却灯火通明,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。
三井忠信风尘仆仆,不顾疲惫,跪在御榻前,将陈彦的决定、条件以及整个“驱虎吞狼”的计划,原原本本、低声而清晰地禀报给了后奈良天皇。
后奈良天皇穿着常服,原本略显苍白憔悴的脸上,此刻因为极度的激动和兴奋,泛起了一层不正常的红晕。他听着三井忠信的叙述,双手紧紧攥着衣袍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当听到“大雍愿结盟相助”时,他猛地从御榻上站起,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,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“好!好!好!” 他连说三个“好”字,声音压抑着狂喜,“天不亡我!天不亡朕啊!” 他快步在殿内踱步,仿佛要将积郁多年的闷气一扫而空,“陈将军……不,大雍天使,真乃朕之肱骨,国之干城!”
他猛地停下脚步,看向三井忠信,眼神锐利:“忠信!你立刻持朕密诏,连夜秘密召万里小路秀房、中山孝亲、柳原资定……还有北面武士统领小槻伊势入宫!记住,要绝对隐秘,万不可惊动幕府眼线!”
“臣,遵旨!” 三井忠信知道事关重大,毫不迟疑,立刻起身安排。
不到一个时辰,几位在京都的公家领袖、少数仍忠于皇室的大名代表以及北面武士的统领,被以各种隐秘的方式,悄悄带入了守卫森严的清凉殿。这些人,都是后奈良天皇暗中考察、确认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真正忠臣。
当这些大臣们看到深夜被急召入宫,又见到天皇脸上那难以抑制的激动神色时,心中都已猜到了几分,个个屏息凝神。
后奈良天皇没有多余的寒暄,他直接让三井忠信将与大雍结盟、即将起事的计划和盘托出。
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深潭,在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!
“陛下!此事……此事当真?!” 年迈的万里小路秀房颤声问道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。
“千真万确!” 后奈良天皇斩钉截铁,“大雍镇军大将军、钦差陈彦已亲口承诺!只要朕率先举起义旗,大雍雄师便会跨海来援,助朕清君侧,复皇权!”
“可是……陛下,” 中山孝亲面露忧色,“幕府势大,足有十万之众,我等力量薄弱,若起事不成,恐有灭顶之灾啊!”
“富贵险中求!皇权更需血与火来铸就!” 北面武士统领小槻伊势猛地拔出半截佩刀,寒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,“陛下!臣等忍辱负重多年,早已等待今日!幕府倒行逆施,天下苦之久矣!陛下若能登高一呼,必有不少心怀忠义的武士景从!臣麾下儿郎,愿为陛下赴汤蹈火,万死不辞!”
“臣等亦愿誓死追随陛下!” 柳原资定等人也纷纷跪地表态。他们深知,这是皇室唯一的机会,也是他们这些保皇派唯一的出路。成功了,他们就是从龙功臣,光耀门楣;失败了,便是玉石俱焚。但与其永远被幕府踩在脚下,不如拼死一搏!
看到众臣齐心,后奈良天皇心中大定,豪情顿生:“好!有诸位爱卿相助,何愁大事不成!传朕密旨:即日起,暗中集结所有可靠兵力,囤积粮草军械,联络各地可能支持朕的公家、大名! 起事具体时间,待朕与陈将军最终商定后,再行通知!在此期间,务必严守秘密,外松内紧,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!”
“臣等遵旨!” 众人压低声音,齐声应诺,眼中燃烧着压抑已久的火焰。
一场旨在推翻幕府统治、改变倭国命运的密谋,就在这京都御所最深处的黑夜中,紧锣密鼓地展开了。希望的曙光似乎已经出现,但通往光明的道路上,注定布满荆棘与血腥。
------
就在京都暗流汹涌之际,博多外海,陈彦下达了最后的命令。
“传令!” 他站在“镇海号”船头,声音斩钉截铁,“升帆起锚,全军返航泉州! 另,派快船通知石将军,舰队集结,保持战备,随本官一同返回泉州港休整、补给,等待下一步指令!”
“是!”
庞大的舰队开始转向,帆缆搅动,劈波斩浪,朝着西方的泉州港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