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定的三日之期,转瞬即至。
黎明时分,海面上薄雾弥漫。在距离博多港外海约三十海里的一处无名小岛附近,陈彦率领的“镇海”、“安远”两艘满载货物的巨舰,已悄然抵达预定海域,下锚静候。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,石头率领的主力舰队——包括五艘艨艟战船及十余艘海鳅快艇,共计近五千将士——则隐藏在更远处一片由礁石群环抱的隐秘水域,偃旗息鼓,静待信号。
陈彦站在“镇海号”高大的船楼上,海风拂面,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波光粼粼的海面。费尔南多手持罗盘,不断校准着方位,低声确认:“大人,方位无误,就是这里。” 赵虎、钱豹等亲卫全身披挂,手按刀柄,警惕地巡视着四周。
“石头那边,都安排妥当了?” 陈彦头也不回地问道
“回大人,” 赵虎低声禀报,“石将军已按计划进入潜伏位置。所有战船皆已做好战斗准备,弩炮上膛,火箭备便。石校尉传话,请大人放心交易,若有变故,他半刻钟内便可率舰队封死这片海域,保管叫任何心怀不轨者有来无回!”
陈彦微微颔首,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。石头办事,他向来放心。
辰时刚过,远方的海平面上,出现了几个黑点,渐渐变大。不多时,三艘体型硕大、悬挂着“堺屋”商会旗帜的日本式朱印船(一种大型贸易帆船),在数艘小型护卫船的簇拥下,缓缓驶近。船队规模不小,显示出“堺屋”的实力和对此次交易的重视。
双方船队在相距约一箭之地的海面上缓缓停下,遥遥相对。陈彦看到,对方主船的船楼上,站着一位身着墨色吴服的老者,正是三井忠信。他身边簇拥着不少腰佩双刀的武士,目光锐利,气势不凡。
费尔南多举起一面准备好的三角令旗,按照事先约定的信号,左右挥动。对方船上也很快做出了回应。
“大人,对方发出信号,请求互派小船,查验货物与款项。” 费尔南多通报道。
“准。” 陈彦下令,“让‘安远号’做好准备,打开部分货舱,让对方使者登船验看丝绸、瓷器、茶叶。赵虎,你带几个人,乘小艇过去,查验他们的黄金,务必看清成色、数量。”
“遵命!”
很快,两条小艇分别从双方主船上放下,向着对方船只划去。气氛一时间显得有些凝重,双方船员都紧握着武器,密切注视着对方的动向。
约莫半个时辰后,赵虎和“堺屋”派出的鉴定师各自返回。赵虎登上“镇海号”,向陈彦低声禀报:“大人,查验完毕。对方三艘货船,其中一艘舱内堆满木箱,打开数箱查验,皆是成色上好的小判金和丁银,数量与约定大致相符,并无虚假。”
几乎同时,费尔南多也转达了来自“堺屋”使者的消息:“大人,对方已验过货物,确认与样品品质、数量无误,表示满意。”
陈彦心中稍定。看来,对方至少在交易诚意上,没有耍花样。
“发信号,开始交易。”
随着令旗挥动,双方的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。一条条结实的长跳板搭上了两艘货船“安远号”和“堺屋”的一艘货船。双方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黄金抬过跳板,又将一捆捆丝绸、一箱箱瓷器、一篓篓茶叶搬运过去。整个过程中,双方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,但流程却异乎寻常的顺利。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身,除了号子声和搬运声,海面上只剩下一种紧张的寂静。
交易持续了近两个时辰。当最后一箱茶叶被抬上“堺屋”的货船,最后一箱黄金稳稳地落在“安远号”的舱底时,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。
“大人,交易完毕,款项、货物两清。” 赵虎前来复命。
陈彦点了点头,心中一块大石落地。这笔巨额交易顺利完成,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,更重要的是,打通了一条重要的海上贸易渠道。他下令:“升起满帆,准备返航,与石头他们会合。”
“镇海”、“安远”两船开始缓缓调整风帆,准备转向离开。
然而,就在这时,异变突生!
一艘轻快的小早船(一种日本快艇)从“堺屋”主船后方如箭般驶出,迅速靠上主船。一名忍者打扮的探子敏捷地攀上大船,快步走到三井忠信身边,单膝跪地,急速地低声禀报着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