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 > 第249章 荆州新治任贤能 洛阳终局定逆案

第249章 荆州新治任贤能 洛阳终局定逆案(1 / 2)

荆州局势日渐平稳,百废待兴。然而,历经战乱,加之汉王叛乱期间,不少郡县太守或殉国、或附逆被诛,导致多地官位空缺,政务积压,亟待选派贤能赴任,以巩固战果,推进恢复。

这一日,襄阳镇南将军府(原汉王行辕)内,陈彦正与幕僚商议各郡太守人选。一份由吏部初步拟定、并经太孙首肯的名单送到了他的案头。陈彦仔细审阅,目光在“南郡太守”一职的推荐人选上停了下来——赵修远。

看到这个名字,陈彦严肃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。赵修远,他那位性情刚直、心思缜密的师兄,江夏郡通判。正是在荆州战事最扑朔迷离、汉王动向不明之时,赵修远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,发现了荆州粮船异常南下的蛛丝马迹,并冒着天大的风险,派老管家福伯星夜送信示警,为陈彦判断汉王可能叛变并提前布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此等大功,擢升太守,理所应当。

“准。赵通判刚正明断,于国有功,南郡要地,正需此等干吏。” 陈彦提笔在赵修远的名字旁批了一个“可”字。

数日后,新任南郡太守赵修远,轻车简从,抵达襄阳,赴任前特来拜会陈彦,并面谢举荐之恩。

将军府书房内,师兄弟二人时隔近一年再度相见。赵修远风尘仆仆,但眉宇间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历练;陈彦则褪去了几分在京时的书生之气,增添了沙场磨砺出的英武与威严。

“修远兄!”

“维岳!”

两人执手相看,皆是感慨万千。无需过多言语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从京城“露会”的志同道合,到江夏任上的暗中呼应,再到荆州战事中的生死托付,这份同门之谊、同道之义,早已超越了寻常上下级关系。

“维岳,荆州一战,你……辛苦了!” 赵修远看着师弟略显清瘦却目光湛然的面庞,深知这数月来他承受的压力与艰辛。

“若非师兄当日警讯,使我得以早做防备,后果不堪设想。荆州能定,师兄当记首功!” 陈彦诚恳道。

“分内之事,何足挂齿。” 赵修远摆摆手,转而低声道,“只是……汉王之事,最终如何处置,朝廷可有明旨?还有……晋王那边……” 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汉王虽平,但朝中暗流汹涌,晋王的态度依旧暧昧不明。

陈彦神色一凝,摇了摇头:“朝廷旨意未至,但汉王及其家眷已押解进京,如何发落,自有陛下和太孙殿下圣裁。至于晋王……眼下唯有谨守荆州,稳固根本,静观其变。” 他顿了顿,语气坚定,“只要我们自身足够强,便无惧风雨。”

赵修远点头称是:“不错。当务之急,是尽快恢复荆州元气。”

这时,赵修远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赧然,道:“维岳,还有一事。我赴任前,已在江夏成了家。内子是江夏名士、江夏太守林公之女。林公学问渊博,德高望重,如今在家颐养天年。我敬其家风,蒙林小姐不弃……此事仓促,未及告知师弟。”

陈彦闻言,先是一愣,随即大喜:“此乃大喜事!师兄终于成家立业,弟心甚慰!林公清誉,弟回乡时亦有耳闻,林小姐必是贤淑之人,与师兄正是良配!小弟理当拜见嫂夫人!” 他立刻吩咐备礼,亲自前往赵修远在襄阳的临时住所,郑重拜见了新任嫂夫人林氏,执礼甚恭,令赵修远夫妇十分感动。

当夜,师兄弟二人摒退左右,挑灯夜谈。陈彦将荆州现状、新政推行之难、豪族之应对、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局势,向赵修远坦诚相告。

“修远兄,南郡乃荆州腹心,鱼米之乡,位置紧要。你此去,首要之务,便是安抚流亡,劝课农桑,务必在今年春耕之前,将授田之事落实到位,让百姓有地可种,有心安生。郡内若有零星流寇或汉王残部,我已命常胜将军派兵协助清剿,兄可放手施为。” 陈彦殷切嘱托。

赵修远肃然道:“维岳放心,我必竭尽全力,稳定南郡,不负朝廷重托,亦不负师弟信任。只是……土地之事,触动豪强利益甚深,虽以强力压服,然其心未必服,恐生后患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 陈彦目光深邃,“然此乃固本培元之策,势在必行。纵有千难万险,亦当力行。唯有百姓安居,仓廪充实,荆州才能真正稳固,我等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“弟之言甚是!” 赵修远重重点头,“我明日便启程赴南郡,定将此事办好!”

就在陈彦与赵修远在荆州为恢复生机而奔波时,押送汉王赵奢及其家眷的车队,历经月余跋涉,终于抵达了帝都洛阳。

洛阳,皇宫,太极殿。

今日并非大朝,但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。皇帝(太孙祖父,汉王父亲)端坐龙椅之上,脸色依旧苍白,但眼神却冰冷如霜。皇后(太孙祖母)坐于一侧,面露悲戚与无奈。皇太孙赵宸侍立在御阶下,神色肃穆。殿中核心重臣,如首辅、宗正等,皆垂手恭立。

大殿中央,汉王赵奢除去冠带,身着囚衣,五花大绑,跪伏在地,肥胖的身躯因恐惧而瑟瑟发抖。其家眷则被押在殿外等候发落。

“逆子!赵奢!” 皇帝猛地一拍龙案,声音因愤怒和虚弱而颤抖,指着跪在地上的汉王,“你这畜生!朕……朕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孽障!身为皇子,受封亲王,不思报国,反而勾结匪类,举兵造反,屠戮百姓,祸乱江山!你……你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!还有没有列祖列宗!你……你该当何罪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