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 > 第247章 善后安民定荆襄 奏凯还朝待天恩

第247章 善后安民定荆襄 奏凯还朝待天恩(1 / 2)

襄阳城,汉王旧行辕,如今已改为平叛大军帅府。

府邸深处,一处把守森严的独立院落。昔日雕梁画栋、富丽堂皇的殿阁,如今门窗紧闭,透着几分萧索。院内,汉王赵奢与其家眷——正妃、数名侧妃以及年幼的子女等十余人,被一同软禁于此。虽无虐待,饮食起居亦有供应,但失去自由、前途未卜的恐惧,如同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。孩童的啼哭声、女眷的低泣声,时而可闻,更添几分悲凉。

这一日,院门开启,陈彦在石头及数名亲卫的陪同下,缓步走入。

汉王正独自坐在院中石凳上,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呆,昔日不可一世的肥胖身躯,如今显得佝偻而臃肿,华丽的亲王袍服皱巴巴地套在身上,更显落魄。听到脚步声,他缓缓转过头,独眼中已无往日凶悍,只剩下深深的疲惫、不甘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。当他看到来人是陈彦时,眼中瞬间爆发出复杂的光芒,有怨恨,有屈辱,也有一丝……难以言喻的忌惮。

“陈彦……” 汉王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嘲讽,“你是来看本王笑话的?还是来送本王上路的?”

陈彦神色平静,无喜无悲,拱手行了一礼,语气淡然:“王爷言重了。末将奉旨平叛,职责所在。今日前来,是告知王爷安置事宜。”

汉王冷哼一声,扭过头去:“成王败寇,有何可说!要杀要剐,给个痛快!休要在此假惺惺!”

陈彦并不动怒,缓缓道:“王爷乃天潢贵胄,陛下亲子,太孙叔祖。如何处置,非末将一介外臣所能决断。末将已上奏朝廷,详禀战事经过。不日便将派遣得力人手,护送王爷及宝眷,安全返回京师洛阳。一切是非功过,自有陛下圣裁,太孙殿下及朝廷公议。”

汉王身体猛地一颤,脸色瞬间惨白如纸。“父皇……” 他喃喃自语,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和羞愧。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和亲侄儿审判,这种羞辱和绝望,远比单纯的死亡更令他难以承受。他猛地转回头,死死盯住陈彦,声音尖利:“不!本王绝不回洛阳!绝不!陈彦,你杀了本王!现在就杀了我!”

说着,他竟猛地起身,要向一旁的柱子撞去!石头眼疾手快,一个箭步上前,死死将其拦住。

“王爷何必如此。” 陈彦语气依旧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王爷若在此地自戕,置宝眷于何地?陛下与太孙殿下,又将如何看待末将?王爷,体面一些吧。路,是自己选的,后果,也需自己承担。安然返京,或尚有一线生机;若执意寻死,不仅于事无补,更会连累家人,徒留骂名。”

汉王被石头死死按住,挣扎片刻,终是力竭,瘫软下来,发出一阵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,老泪纵横。他深知,返回洛阳,面对盛怒的父皇和那个自己屡次欲除之而后快的侄孙,下场恐怕比死更惨。但陈彦的话,也戳中了他的软肋——家眷。他可以不顾自己性命,却不能不顾及妻儿老小。

陈彦看着崩溃的汉王,不再多言,对石头示意了一下。石头会意,令亲卫将汉王扶回房内看管。

“好生看护,确保王爷及宝眷安全,饮食医药,不得短缺。待朝廷旨意一到,即刻启程。” 陈彦吩咐道。

“末将明白!” 石头肃然应命。

离开软禁汉王的院落,陈彦并未停歇,立刻转入帅府旁侧的签押房。 这里,昭武校尉石头、扬威校尉常胜等主要将领以及军中书记官早已等候。桌案上,摆放着厚厚一叠刚刚统计完毕的文书。

“参军!” 众人见陈彦进来,纷纷起身行礼。

陈彦摆了摆手,径直走到主位坐下,目光落在那些文书上,沉声道:“各部伤亡清点结果如何?”

书记官上前一步,双手呈上一份汇总文书,声音低沉而清晰:“禀参军!荆州平叛之战,自南下以来,历经大小数十战,至攻克襄阳止。我军……共计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七人,重伤致残八百五十六人,轻伤者逾五千。其中,强攻庐江、鹰嘴涧伏击两战,伤亡最为惨重。缴获、光复城池、俘获叛军等项,另册详呈。” 书记官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。

帐内顿时一片寂静。四千多条鲜活的生命,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。虽然平叛大获全胜,但这份胜利,是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

陈彦闭上眼,深吸了一口气,指尖微微颤抖。良久,他才缓缓睁开眼,眼中充满了痛惜与凝重:“详细造册,核实无误。阵亡将士,依制厚殓,妥善安葬,立碑纪念,抚恤银两加倍发放,务必足额、尽快送到其家人手中!重伤者,全力救治,妥善安置,日后由官府供养。轻伤者,好生休养。此战有功将士,论功行赏,不得有误!”

“末将(卑职)遵命!” 众将轰然应诺,神色肃然。参军爱兵如子,赏罚分明,更让他们心生敬意。

处理完这桩沉痛却必要的事务,陈彦强压下心中的波澜,将精力投入到更为繁重的战后恢复工作中。

次日,修缮一新的襄阳府衙大堂。

荆州各郡县幸存的主要官员、以及部分在平叛中有功的当地士绅代表,济济一堂。人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,以及对这位年轻参军的好奇、敬畏,乃至一丝不安。

陈彦端坐主位,虽一身常服,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。他目光扫过堂下众人,开门见山,声音清晰而有力:

“诸位!荆襄之战,赖陛下洪福,将士用命,百姓拥戴,今已底定!然,战火荼毒,百废待兴!当务之急,在于安抚百姓,恢复生产,重整秩序!”

他首先宣布了几项紧要措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