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 > 第202章 衣锦还乡状元郎 喜定良缘拜恩师

第202章 衣锦还乡状元郎 喜定良缘拜恩师(2 / 2)

“回来就好!回来就好!” 爷爷陈满仓声音沙哑,重重拍着孙子的肩膀,上下打量,满是骄傲。父亲陈延峰和母亲张氏则拉着儿子的手,泪眼婆娑,怎么看也看不够。

这时,二叔陈延岭、三叔陈延岳也带着家人围了上来。二叔拍着陈彦的胳膊,连声道:“好小子!真有出息!给咱老陈家光宗耀祖了!” 三叔也笑着点头。

陈彦又看到了挤在人群中的弟弟妹妹们:二叔家的堂弟陈松(二弟)已经长高了不少,模样更显结实;自己的亲妹妹陈秀(三妹)出落得更加水灵,看到哥哥回来,激动得小脸通红;三叔家的堂弟陈康(四弟)还是虎头虎脑的样子,好奇地看着哥哥和他身边漂亮的苏姐姐。

“大哥!” “哥!” 弟弟妹妹们齐声喊道,眼中充满了崇拜和喜悦。

陈彦笑着摸了摸陈康的头,又对陈松和陈秀点了点头。一家人团聚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在族人和家人的簇拥下,陈彦和苏幕婉如同众星捧月般,被迎回了家中。

是夜,陈家大院灯火通明,热闹非凡。族中长辈、亲近的亲友齐聚一堂,为陈彦接风洗尘。席间,众人纷纷向陈彦敬酒,表达祝贺与敬佩之情。陈彦谦逊应对,分享了一些在京中和北疆的经历(省略了血腥战斗),听得众人惊叹不已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
待到宴席稍歇,亲友渐散,家中只剩最亲近的几人时,陈彦看了看身旁的苏幕婉,两人对视一眼,他深吸一口气,对爷爷、父母和奶奶郑重开口道:“爷爷,爹,娘,奶奶,此次回来,除了探望您们,孙儿(儿子)还有一件重要的事,想征得您们同意。”

“什么事?彦儿你但说无妨。” 爷爷陈满仓代表家人发话。父亲陈延峰、母亲张氏和奶奶王氏也关切地看着他。

陈彦握住苏幕婉的手,目光坚定而温柔:“孙儿(儿子)想与幕婉成亲,恳请爷爷、爹娘、奶奶为我们主婚。”

此言一出,爷爷陈满仓和父母先是一愣,随即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惊喜!他们早已从陈彦的书信和方才的观察中,猜到了苏幕婉的身份以及两人关系匪浅,却没想到陈彦如此直接地提出了成亲之事。

“好!好啊!” 爷爷陈满仓率先反应过来,激动得一拍大腿,“苏姑娘贤良淑德,与彦儿你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!爷爷同意!咱们全家都同意!”

父亲陈延峰也连连点头,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:“好事!天大的好事!爹也同意!”

母亲张氏更是喜极而泣,上前拉住苏幕婉的手,连连道:“好孩子!好孩子!娘早就盼着这一天了!以后你就是娘的亲闺女!” 她对这个未来儿媳是一百个满意。

奶奶王氏也笑得合不拢嘴,眼中闪着泪花:“好好好!奶奶就盼着抱重孙子呢!这下好了!咱们家真是双喜临门!状元郎回来了,还要娶新媳妇了!”

苏幕婉没想到陈彦会如此直接地在家人面前提出,顿时羞得满脸通红,心如鹿撞,但心中充满了甜蜜与幸福,她低下头,声如蚊蚋却清晰地道:“全凭爷爷、伯父、伯母、奶奶做主。” 这声称呼叫得极其自然,让陈彦的家人更是喜笑颜开。

婚事,就在这温馨喜悦的氛围中,一锤定音。

第二天一早, 陈彦便备好了礼物,带着苏幕婉,前往恩师赵举人家中拜见。

赵府门房早已不是当年那人,但显然认得陈彦这位名动天下的学生,一见之下,又惊又喜,连忙飞奔入内禀报。

不一会儿,赵举人便亲自迎了出来。他年事已高,须发皆白,但精神依旧健旺,看到爱徒归来,激动得胡须微颤:“维岳!真的是你!回来了!好!好!”

“学生陈彦,拜见恩师!” 陈彦见到恩师,亦是激动,连忙上前行大礼。苏幕婉也跟在身后盈盈下拜。

“快起来!快起来!” 赵举人亲手扶起陈彦,上下打量,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,“好!好!黑了,瘦了,但更显沉稳刚毅了!你在北疆之事,为师虽远在乡野,亦有耳闻!为国御侮,扬我国威,不愧是我的学生!好!”

他将陈彦和苏幕婉让进书房,落座叙话。陈彦将带来的京城特产和上好笔墨纸砚奉上,又详细禀报了别后情形,尤其是云州之事,略去了危险细节,只说了结果。

赵举人听得连连点头,捻须微笑:“甚好!甚好!文武双全,方为国士!你如今已远超为师期望矣!”

叙话间,陈彦恭敬地道:“恩师,学生此次回来,还有一事要禀告您。学生……欲与苏姑娘成亲,已征得家人同意。特来禀明恩师,望恩师亦能为学生感到高兴。”

赵举人闻言,看向一旁娴静端庄的苏幕婉,眼中露出赞赏之色,哈哈大笑道:“好事!天大的好事!苏姑娘秀外慧中,与维岳你正是良配!为师恭喜你们!届时,定要讨一杯喜酒喝!”

“多谢恩师!” 陈彦和苏幕婉齐声道谢。

高兴之余,陈彦关切地问道:“恩师,不知修远师兄近来可好?在北地为官,一切可还顺利?”

提到孙子赵修远,赵举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点头道:“好,挺好的。前些日子来了家书,说在那边做通判,诸事还算顺遂,上官同僚也颇多关照。还说了件喜事,他……已定了亲事。”

“哦?不知是哪家的千金?” 陈彦感兴趣地问道。

“是当地太守的嫡女,” 赵举人捻须笑道,眼中满是满意之色,“听闻是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。修远在信中说,太守对其颇为赏识,这桩婚事,于他前程亦有裨益。为师也就放心了。”

陈彦闻言,由衷地为师兄感到高兴:“恭喜恩师!恭喜修远师兄!这真是门当户对,天作之合!师兄才华出众,如今又得此良缘,未来前途必不可限量!”

“是啊,”赵举人颔首,眼中既有对孙子的骄傲,也有一丝淡淡的思念,“只望他在任上勤勉政务,不负朝廷恩典,亦不负太守青睐便好。”

在恩师府上盘桓了近一个时辰,陈彦才与苏幕婉告辞离去。赵举人亲自送到门口,看着爱徒与未来徒媳并肩远去的背影,抚须微笑,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感慨。雏凤清于老凤声,自己的学生,已然翱翔于九天之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