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 > 第201章 衣锦还乡践诺言 途经临江慰忠魂

第201章 衣锦还乡践诺言 途经临江慰忠魂(1 / 2)

得了皇帝恩准,陈彦归心似箭。他并未在洛阳多做停留,婉拒了各方宴请,只与太孙赵宸、英国公张辅等核心人物辞行,又特意与刘畅、柳云卿两位好友小聚一番,便着手准备返乡事宜。

皇帝赏赐的锦缎百匹、黄金千两,他并未全部带走,只取了一部分作为回乡用度及馈赠亲友之礼,其余大部分交由府中管事小心收存于洛阳宅中。此行轻车简从,陈彦特意让苏幕婉随行,另带了已擢升为昭武校尉的石头以及四名精干可靠的亲随护卫,外加一名驾车的忠仆。

离了繁华帝都,车马向南而行。秋高气爽,官道两旁稻田金黄,农人忙碌,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,与北疆的肃杀烽烟恍若两个世界。陈彦与苏幕婉同乘一车,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,心中感慨万千。苏幕婉安静地陪在一旁,时而为他斟上一杯热茶,两人偶尔低语几句,气氛温馨而宁静。

石头骑马护卫在车旁,一身崭新的昭武校尉戎装,腰佩长刀,神情肃穆,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。如今他已是正四品的武官,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山野少年,经历了战火洗礼,更显沉稳精干。他牢记着自己的职责,誓要护得公子与苏姑娘周全。

此行返乡,陈彦心中还惦记着一件重要的事——他要去一趟临江府,看望许杰的家人。

许杰,那位在钱塘县倭乱中,为救他而慨然赴死、壮烈牺牲的普通士兵。临终前,他将怀有身孕的妻子王氏和年迈的母亲托付给了陈彦。这份沉甸甸的嘱托,陈彦从未忘怀。即便是在云州最紧张的战事间隙,他也曾托人往临江送过银钱书信。如今北疆暂安,自己得以返乡,于情于理,都必须亲自前去探望,方能安心。

数日后,车马抵达临江府地界。陈彦并未声张,按照记忆中的地址,一路询问,找到了位于城郊的许家。那是一座清静朴素的小院,比之记忆中钱塘的居所略显简陋,但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
陈彦让石头等人在院外等候,自己与苏幕婉一同上前。他整了整衣冠,苏幕婉也略作整理,两人对视一眼,陈彦深吸一口气,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。

片刻后,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。一位头发花白、面容慈祥的老妇人探出身来,正是许杰的母亲。她看到门外站着的是一对气度不凡、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和一位清丽温婉的姑娘,先是愣了一下,待仔细看清陈彦的面容时,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!

“陈……陈公子?!是您?!真的是您来了!” 许母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,连忙打开大门,“快!快请进!哎呀,贵客临门,寒舍简陋,公子和这位姑娘快请进!”

“许妈妈,许久不见,您老身体可还硬朗?” 陈彦连忙上前扶住老人,语气亲切而恭敬,随即侧身介绍道,“这位是苏幕婉苏姑娘。”

苏幕婉上前一步,盈盈一礼,声音温柔:“小女子苏幕婉,见过许妈妈。”

“哎哟,好俊的姑娘!快请进,快请进!” 许母连忙还礼,将两人让进院内。

“王家妹子!王家妹子!快出来!你看谁来了!” 许母朝屋内喊道。

屋内脚步声急促响起,一位身着素净衣裙、容貌清秀的年轻妇人抱着一个襁褓走了出来,正是许杰的遗孀王氏。她看到陈彦,也是又惊又喜,连忙上前行礼:“民妇参见陈公子!” 目光看到一旁的苏幕婉,略带询问。

“王家嫂子快快请起,不必多礼!” 陈彦虚扶一下,再次介绍,“这位是苏姑娘。”

苏幕婉同样向王氏行了一礼:“见过王家嫂子。”

王氏连忙回礼,目光在温婉大方的苏幕婉和气质卓然的陈彦之间悄悄流转,似乎明白了什么,眼中闪过一丝宽慰。

陈彦的目光随即落在她怀中那个睁着乌溜溜大眼睛、好奇地打量着陌生人的婴儿身上,“这就是……”

“回公子,”王氏脸上泛起一丝母性的柔光,又带着些许哀伤,“这就是我当家的……留下的孩子,是个男孩,已经四个多月了。”

许母在一旁抹着眼泪,又是心酸又是欣慰道:“是啊,杰儿他……他没福气,看不到这孩子了。幸好老天开眼,让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了,杰儿也算有后了……”

陈彦看着那稚嫩的小脸,心中亦是百感交集,既有对许杰牺牲的痛惜,又有对其有后传承的欣慰。他轻声道:“许兄弟在天有灵,见到孩子如此健康可爱,也当含笑九泉了。” 苏幕婉站在他身侧,看着那婴儿,眼中也流露出温柔与怜惜之色。

进屋落座,王氏奉上清茶。苏幕婉自然地接过茶壶,为许母和王氏也斟上茶,举止得体,毫无骄矜之气。陈彦仔细询问了许母的身体状况、家里的生活、孩子喂养等琐事,得知自己此前托人送来的银钱她们都收到了,生活虽不富裕,但尚算安稳,心中稍安。苏幕婉在一旁安静聆听,偶尔轻声细语地询问一些孩子日常的细节,显得十分贴心。

许母看着陈彦,又看看一旁娴静温柔的苏幕婉,眼中充满了感激:“陈公子,苏姑娘,你们真是……真是我们许家的大恩人!若不是公子一直惦记着我们这孤儿寡母,时常接济,我们这日子……真不知该怎么过下去。杰儿他……他救您,救得值!他没看错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