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 > 第175章 金殿对策定鼎甲 琼林宴上见天颜

第175章 金殿对策定鼎甲 琼林宴上见天颜(1 / 2)

三月二十一日,甲辰科殿试,于皇城紫宸殿举行。

寅时刚过,天色未明,四百零一名新科贡士,已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,肃立于宫门外。众人身着崭新的青色贡士服,头戴三枝九叶冠,在晨曦微露的薄雾与宫灯摇曳的光芒映照下,人人屏息凝神,气氛庄严肃穆。宫墙巍峨,殿宇森严,一股无形的皇家威仪扑面而来,让这些即将踏入帝国最高殿堂的士子们,心中充满了激动、紧张与敬畏。

陈彦作为会元,立于众贡士之首。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,抬头望向那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更显深邃高耸的宫门,以及门后那绵延壮丽的宫殿轮廓,心中亦是波澜起伏。从清河县的蒙学孩童,到今日立于这大雍王朝的中枢禁地,一路艰辛,恍若梦中。然而,他目光清澈而坚定,今日殿试,将是最后一关,亦是新的起点。

辰时正刻, 钟鼓齐鸣,宫门缓缓洞开。礼乐奏响,在鸿胪寺官员的唱引声中,陈彦深吸一口气,带领着四百余名贡士,迈着沉稳的步伐,踏入了那象征着天下权力核心的皇宫大内。

穿过重重宫门,行走在宽阔无比的御道之上。但见汉白玉栏杆雕琢精美,金水桥下碧波粼粼;两侧殿宇金碧辉煌,飞檐斗拱,在初升的朝阳下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光芒;身着鲜明甲胄的禁军侍卫,按刀肃立,纹丝不动,肃杀之气弥漫。这一切,无不彰显着帝国至高无上的威严与气派。贡士们无不低眉敛目,步履愈发谨慎,唯有陈彦,虽亦恭敬,却仍能保持从容,目光平静地观察着这前所未见的恢弘景象,心中对于“治国平天下”的涵义,有了更直观的感受。

最终,队伍来到了举行大朝会的紫宸殿前。巨大的广场以金砖铺地,光滑如镜,映照着苍穹。高高的汉白玉台阶,如同天梯,通往那雄伟壮观、象征着权力顶峰的大殿。殿前铜龟铜鹤肃立,香炉烟雾缭绕。

“宣——新科贡士入殿觐见——!”

随着内侍悠长尖亮的唱名声,陈彦定神,率先踏上台阶,众贡士紧随其后,鱼贯而入,步入紫宸殿。

殿内极尽宏伟开阔,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穹顶,地面光可鉴人。文武百官分列两侧,衣冠济济,气氛庄重无比。御座高高在上,笼罩在淡淡的晨曦与烛光之中,当今大雍天子——雍帝赵璋,端坐于龙椅之上,虽因距离和光线看不真切面容,但那股睥睨天下的帝王威仪,已足以让所有贡士心生凛然,不由自主地躬身垂首。

“臣等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在礼官指引下,以陈彦为首的四百零一名贡士,齐刷刷跪倒在地,行三跪九叩大礼。宏大的声音在殿内回荡。

“平身。”一个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从御座方向传来,虽不甚洪亮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。

“谢陛下!”众人再拜,方才起身,垂手恭立。

接下来,由礼部尚书李文渊出班,宣读圣谕,无非是勉励众贡士尽心对策,报效朝廷之类。冗长的仪式之后,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。

雍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垂首恭立的贡士们,最后在为首的陈彦身上微微停留了一瞬,方才开口,声音沉稳:“朕今日策问,只一题。” 他顿了顿,殿内落针可闻。

“问:何以固国本,安天下,使朕之江山,传之万世?”

问题抛出,简单,却宏大至极!直指治国安邦的核心,关乎王朝命运!这需要士子们具备极高的政治智慧、历史视野和现实洞察力。

内侍将早已备好的策题试卷分发至每位贡士案前。陈彦跪坐于蒲团之上,面前是特制的矮案,铺开试卷,墨已研好。他闭目凝神,将方才那宏大的问题在心中细细咀嚼。“固国本,安天下,传万世……” 这需要从根本处着手。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一路所见:临安的倭患、漕运的艰难、边镇的隐患、吏治的得失、百姓的疾苦……以及太孙所言的“天下饱暖”之志。片刻后,他睁开双眼,目光湛然,已然成竹在胸。提笔蘸墨,在那精美的宫廷御用试卷上,落下了第一笔。文思如泉涌,字迹工整而有力,将他多年的思考、见识与抱负,倾注于笔端。

殿试不许熄烛,持续整整一日。期间,有内侍送来简单的饮食。贡士们或凝神思索,或奋笔疾书,或涂改斟酌,殿内只闻纸笔沙沙之声,气氛紧张而肃穆。陈彦始终沉着冷静,文章结构严谨,引经据典,分析时弊,提出对策,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,又有细致入微的可行性,将“固本安天下”的宏大命题,阐述得淋漓尽致。

日落时分, 考试结束。试卷被收走,糊名后送入内廷,由皇帝亲自阅览,或指定重臣协助评阅,最终钦定名次。

三日后,三月二十四日, 举行传胪大典。这是科举流程中最为隆重荣耀的仪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