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蜂巢(2 / 2)

想要买纱布得去元宝镇上。

正好前一段时间收集的山货晒干了,也该拉到镇上去卖了。

他赶上家里的马车,把干果和中药材各种山货搬上车,就去了元宝镇。

出售这些东西根本也不用费事儿。

因为夏元璋所开的杂货铺就是专门收各种山货的。

到了元宝镇,朱传武直奔夏元璋的铺子。

停好车进了门,便看到了自家老三正在店里面忙活。

“老三!”

朱传杰听到声音一抬头,发现是二哥他一脸惊喜。

“二哥,你怎么来了?”

朱传武把手里的包袱递给朱传杰。

“这是娘给你做的一双鞋,你看看合脚不?”

朱传杰听了之后眼前一亮。

他现在穿的鞋已经有些破了,而且也有些小了。

他是一个大小伙子,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。

他这双鞋是去年做的,确实有些小了,有些夹脚很难受。

朱传杰把鞋接过去,立马进了里屋换了鞋,很快一脸轻快的走了出来。

走到朱传武面前,刻意的跺了跺脚显摆了一下,一脸傻笑很满意的样子。

“哥,这鞋很合适。

娘的手艺还是那么好!”

朱传武顺道问了问老三最近在这里的生活怎么样。

两兄弟说了一会话之后,朱传武就说明了来意:

“老三,我正好把前段时间去山里搞得山货拉过来了。

你看看这些货能值多少钱?

等卖了钱,我请你去吃好吃的。”

然后两兄弟便把货物搬了进来,找到夏元璋定价格。

这次拿来的东西是前段时间和徐把头他们赶山的收获。

山货的种类很杂,东西也很多,分门别类的计算了价格之后,总共得了有三两多银子。

当然这其中也有夏元璋给的价格高的原因。

不过一个来月收入三两多银子,这确实是不少,而且这还是每次收获都要分给徐把头一半的结果。

其实别看着赶山打猎收获多,但是上山毕竟是有风险的。

赶山的人受伤是经常的事儿,要是命不好还有着丧命的风险。

再说东北的天气,一年也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赶山打猎。

当然种地也是一样。

到了漫长的冬季东北人就开始猫冬生活,那个时候可就没活干了。

也就是说,赶山人要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挣出一年的花销来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就不像老三这样,在镇上做工常年有活干。

朱传武掂了掂手里的银子,朱传杰在一边看着很是眼馋。

他的小眼睛随着银子上上下下,嘴里禁不住嚷嚷着:

“二哥,你可真厉害!

一个月就挣了三两多银子!

可不像我,现在就是个学徒,根本就没有工资。

大哥也赶不上你,现在咱们家你是挣钱最多的人了。

你可别忘了,刚才可是答应我了,挣了钱要请我吃好吃的。

我想吃焖子,要是再来几个粘豆包和一碗羊杂汤那就更好了。”

其实东北焖子也是来闯关东的山东人带过来的。

焖子是以红薯淀粉为主料,蒸熟之后煎至两面焦黄,吃起来软糯鲜香。

粘豆包是黄米面或糯米面包裹红豆馅蒸制而成,软糯香甜,可蒸可煎或冷冻保存,是冬季东北人的最爱。??

羊杂汤也是一道美味,羊杂也是肉,再配上一碗热汤加点香菜,喝一碗暖胃又美味。

不说别的,这个老三在镇上也算没白呆,真知道什么好吃。

两兄弟饱饱的吃了一顿之后,他又让老三带着他去买了一块纱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