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开船(2 / 2)

要是坐不上船,那去不了关外可就麻烦了。

很快老朱家的人就打听清楚了,如今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。

首先是现在的船数量少了许多,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开船了。

要不然这里的人也不会越积越多。

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沙俄和小日本因为争夺旅顺打了起来。

而且战况相当激烈,已经打了好一阵子了。

不仅旅顺港城市中打仗,海里面也在打仗。

每天枪炮声不绝于耳,听说死的人可不少。

所有的人都在骂街,都在骂沙俄和小日本不是人。

明明是大清国的地盘,沙俄和小日本有矛盾,打就打吧,还跑到别的国家打仗。

太欺负人了!

作为华夏人,所有的国人都感觉到非常气愤。

唉,自从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,大清朝就一天不如一天了。

今天割地求和,明天签订丧权条约,赔钱赔地,简直是丧权辱国太丢人了!

国家不行,倒霉的全是老百姓。

山东大旱,关外又打仗,天灾加人祸,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。

因为北边在打仗,海里也不安全,跑船的人自然就少了。

跑船的风险高了,紧跟着船票的费用自然也增加了。

传文娘心里面不由得庆幸。

幸亏朱开山那个老东西捎回来的钱不少,而且她也没舍得多动用。

现在她手里还有不少钱,要不然这一家子的船票还真买不起。

又过了几天,聚集在港口附近的人越来越多。

当地清政府的官员也压力越来越大。

这些人聚集在这里,手里又没有多少粮食。

如果时间长了,不跑船把这些人运走,那迟早得出事儿。

关键是现在的情形就不好。

许多人得了病,再加上人群聚集,卫生条件也不好,疫情已经有苗头了。

万一死的人太多了也不好交代。

最终当地官员还是给船队的负责人施加了压力,决定最后再跑一次船。

能拉多少拉多少,剩下的人也不能在这里聚集了。

等船开走了要把人群驱散了,到时候是死是活就听天由命吧。

反正不能出大规模集中死亡事件就行。

两天后团队决定启航。

来了七八条大船,一条船能装百十来个人,最多也就能运走七八百人。

但是聚集在这里的人,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,大概估量一下就知道不下于七八千人。

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走。

剩下的人想去关外,也只能掉头顺着渤海湾走陆路了。

船队的人先摆了祭桌,然后所有的船员都一脸严肃进行了祭祀仪式。

跑船的人最讲究这个。

大海上波涛汹涌,各种意外随时都能降临,都期望有一个平安顺利的行程。

仪式结束之后,一个武官站在高台上,满脸严肃大声宣告官府的通告:

“所有的人都听清楚了!

马上就开船,人多船少,谁能上船全凭运气。

船走了之后,所有人不得滞留在此,两天之内自行离开。

不听命令的,格杀勿论!”

官府武官通告完毕之后,船队马上就开始开闸放人,同时场地上也响起了鞭炮声。

现场逃荒的人听了,一个个都着急忙慌的往船上跑。

这个时候可不是讲谦让的时候,谁能上船就能到达关外。

上不了船那可就完了,回头走陆路可是九死一生。

可以说是,上了船的人大概率能活命,上不了船的人很可能就得死。

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