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忙,就又到了深夜。窗外已是万家灯火,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。与科锐的僵局依然没有打破,约翰·史密斯如同人间蒸发,不再回应任何消息。疲惫和沮丧再次涌上心头。
就在这时,她的工作邮箱提示音响起。是约翰·史密斯!
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了邮件。邮件内容让她瞬间愣住了。
史密斯的语气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,变得异常客气甚至带着几分歉意。他表示,经过与总部的“再次紧急沟通”和“深切考虑与启明星长期合作的战略意义”,科锐决定维持原定价,交付期也只象征性延长两周以适应产能微调,至于预付款比例,则主动降回了行业通行的百分之三十!
不仅如此,邮件末尾,史密斯还热情地表示,科锐总部的一位副总裁将在下月访华,希望能与顾言琛总经理及林小溪女士会面,共商未来更深度的合作可能性。
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!
林小溪反复将邮件看了三遍,确认自己没有眼花。短短几个小时,对方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?那种强势和刁难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她立刻意识到,这绝不仅仅是她团队努力沟通的结果。她那些据理力争的邮件,恐怕远没有这么大的魔力。
一个名字,几乎是瞬间跃入她的脑海——顾言琛。
是他。
一定是他。
回想起走廊里他那看似随意的询问,那句“不要硬扛”的提醒……他当时就已经知道了科锐的发难,并且,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,已经出手干预。
他是怎么做到的?直接联系了科锐总部的高层?动用了怎样的人脉和资源?提出了什么样的条件,才能让对方如此迅速地改变立场,甚至变得如此谦卑热情?
她不得而知。他帮她化解了如此大的一个危机,却像拂去一粒尘埃般轻描淡写,甚至没有向她透露半分。如果不是史密斯这封态度骤变的邮件,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,在她焦头烂额、孤立无援的时候,是他不动声色地,为她搬开了这块巨大的绊脚石。
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她心中翻涌。是感激?是动容?还是……一种更深沉的、被她压抑了许久的情感,正悄然破土而出?
她拿起手机,点开那个最近才存下、却从未拨出过的私人号码(来自上次的短信)。指尖悬在拨号键上,犹豫着。该说什么?谢谢?似乎太过轻飘。询问他是如何做到的?似乎又逾越了上下级的界限。
最终,她放下了手机。她了解他,他不需要她的感谢,更不喜这种形式上的客套。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项目和……她,而她能做的,就是不负他所望,将项目做得更好。
她关掉电脑,收拾东西准备离开。走到公司楼下,夜风带着凉意吹来,她却感觉心头一片温热。抬头望向顶层那间还亮着灯的办公室,她知道,他可能还在忙碌。
这一次,她没有感到孤单和无助。因为她知道,在那片属于他的商业战场上,他不仅是运筹帷幄的将领,也会在她看不见的地方,为她悄悄扫清前路的障碍。
这种无声的、强大的守护,比任何言语都更让她心悸。
她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,迈步走向地铁站。手机在口袋里安静无声,她没有发去感谢的信息,但他为她所做的一切,已如同今夜这清凉的月光,无声地洒满了她归家的路,也照亮了她心底某个一直不敢触碰的角落。然而,她也隐隐感觉到,科锐事件的顺利解决,似乎太过轻易,这突如其来的“善意”背后,是否会隐藏着新的未知风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