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> 第156章 骨折的李郎中

第156章 骨折的李郎中(1 / 2)

她转头对孙思邈,语气里带了点埋怨:“仙长您不知道,从上半年起,他就没闲着过,一会儿去推广新犁头,一会儿又盯着水车,天天在外头跑。他哪比得年轻人?上坡下坎不知轻重,您看这眼看过年了,竟从坡上摔下来,把腿给摔断了!”

男子听着,低声辩解:“今年水车推广得好,朝堂上盯得紧,工部水部的人手差不多都派出去了,要么选址,要么指导建水车。我这个郎中,总不能老坐在长安城里指手画脚,总得去实地看看,心里才踏实。”

陈睿心里一动——水车?

这么说,这位的伤,竟还跟自己沾点边。

他瞧着对方虽面带颓色,说起水车时眼里却有光,便知是个干实事的,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敬意。

他蹲下身,看着那被柳木条捆得严严实实的腿,柳木边缘已磨得发亮,显然绑了些日子。

忽然想起后世用石膏固定骨折,便凑近孙思邈,轻声道:“仙长,您看这柳木条固定,是不是总有点不贴肉?晚辈倒有个想法——用石膏粉调成糊糊,先在伤腿上裹层麻布,再把石膏糊敷上去,等它干透了,是不是能顺着腿形结成个硬壳?这样固定得更牢,也更贴合。”

孙思邈愣了一下,抚着胡须沉吟:“石膏?那东西性寒,多用于外敷清热,还真没这么用过。你是说,让它像个模子似的,把腿骨定住?”

“正是。”陈睿点头,“小子见过匠人用石膏翻模子,干了之后硬邦邦的,连纹路都分毫不差。若是用来固定断骨,既能跟着腿形走,又比柳木条结实,说不定能让骨头长得更规整些。”

榻上的男子听得直起脖子:“这位小郎君,这法子听着不错……真能管用?”

“小九说得有道理,不妨试试。”孙思邈看向孙小筱,“还有没有石膏粉?”

“有的,上个月才托人买了几十斤!”孙小筱说

徒弟很快拿来布袋,在陈睿的指导下倒出些石膏粉在瓷盆里,兑了点温水,用竹片慢慢搅。

不多时,就调成了一盆乳白的糊糊,黏稠得刚好能挂在竹片上。“仙长您看,这样稠度正好,敷上去不会流。”

孙思邈让徒弟解开柳木条,露出里面缠着的麻布。陈睿拿起竹片,小心翼翼地把石膏糊往麻布上涂,从脚踝一直敷到膝盖下,刚好把断骨的地方裹得严严实实。

他边涂边轻轻按压:“这样能让石膏糊更贴肉,等干了,就跟长在腿上似的。”

妇人在旁边看着,既紧张又好奇:“这东西……干了之后硬不硬?会不会一碰就碎?”

“婶子放心。”陈睿笑道,“石膏干了之后硬得很,敲都得用点劲,比柳木条结实多了。而且拆的时候也方便,敲碎了就行,不用一根根解木条。”

说话间,石膏糊已经开始泛白,表面渐渐凝固。

孙思邈用手指敲了敲,听见“咚咚”的闷响,不由得赞道:“好家伙,这干得真快!硬度也够,比柳木条贴合得紧密。”

男子试着动了动脚趾,伤处被固定得稳稳的,一点不晃,顿时松了口气,脸上露出点笑:“舒服!真比绑木头自在多了!小郎君这法子,真是神了!”

孙思邈瞪了他一眼:“别乱动!刚敷上,得等彻底干透。”

他转头对陈睿笑道,“你这脑子,真是转得快。这法子好,往后处理骨伤,又多了个门道。”

陈睿刚要说话,就见那男子望着他,忽然问:“还没请教小郎君大名?在下李文纪,在工部水部当郎中。今日多亏了你,改日定要登门道谢。”

“不敢当,李郎中。”陈睿连忙摆手,“晚辈陈睿,就住在怀德坊。您是为了推广水车伤的腿,晚辈帮这点忙是应该的。”

“你就是陈睿?”李文纪眼睛一下子亮了,挣扎着想坐起来,被孙思邈按住,“那水车……真是你琢磨出来的?我早就想拜访你了!今年关中能丰收,你的水车立了大功啊!”

“都是乡亲们一起琢磨的,不算我一个人的功劳。”陈睿笑道,“李郎中若是不嫌弃,等您腿好了,开春到草堂村去看看,我们新做了水力磨坊,比之前的用处更多。”

“好!一定去!”李文纪笑得眼角都起了褶子,先前的颓气一扫而空,“有你这石膏固定法,说不定开春我就能下地,正好去看新水车!”

孙思邈开了药方,让徒弟抓好药,又嘱咐李文纪夫妇注意事项。

送走他们,才转身打量陈睿带来的年礼,看见那些坛子,好奇地问:“这是酒精吧?”

孙思邈捻着那坛酒精的陶封,指尖在粗糙的坛面上轻轻摩挲,闻言对陈睿道:“小九你上次送的那些,寻常伤口我拿来用这东西冲洗后,收口快了不少。”

他抬眼看向陈睿,目光里带着赞许,“这东西看着寻常,却是救命药,你肯拿出来,是积大德的事。”

陈睿笑道:“仙长言重了。我入道门虽浅,却也知‘济世’二字的分量。这酒精能在您手里救更多人,比放在我那库房里强百倍。”